



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龙冠斌 通讯员 朱颖蓉 冯英杰/文 李立治/图
生态优美的光明小学校园。
孩子们参加社会实践。
近期深圳频降暴雨,容易引发积水问题。但在光明区光明小学,通过在校园规划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技术,不仅实现了“小雨不湿鞋、大雨不积水”的海绵效益,还有利于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在光明小学,生态文明教育蕴藏在每一个细节中,大到校园规划设计,小到班级一角,处处有其独特魅力。近年来,光明小学在“科技·生态·幸福”光明教育理念引领下,将生态文明融入校园规划建设及“八好”课程体系中,组织开展系列生态文明系列活动,增强师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和体验,全面提升师生生态文明素养,结出了丰硕成果。
如今,走进光明小学,校园四季常青,鲜花次第盛开,悦耳的鸟鸣和朗朗书声交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八好”课程体系
“爱心榕牵动生命自觉的年轮”是光明小学校歌《心向光明》中的一句歌词。
光明小学校园里有三棵高大的榕树,小鸟栖息树梢,鸟树相依,这是小鸟的“天堂”。校园里经常能听见小鸟的欢快鸣唱,榕树稍、草地上、花坛中、栏杆间、教室里……处处可见小鸟的身影。
“有一只小鸟在我们教室待了整整一天,它还安静地站在课桌上听老师上课呢!”这是发生在二(8)班的一件有趣的事,小鸟飞进教室,在学生们和自然之间建立了和谐相处的关系,这一场景也被老师巧妙地融入到了语文教学中。朱颖蓉老师顺势上了一节以“小鸟”为主题的写话指导课,光明小学党总支书记邓华香也到场为学生上了一节写话点评课,把生态文明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不仅落实了“八好课程”中的好文章目标,也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学生心中。
近年来,光明小学秉承“生命自觉成长”办学理念,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八好”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在品格、习惯、思维、创意、文章、才艺、体魄和心态等方面得到全方位培养,成为“八好”幸福少年,实现全面发展。学校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八好”课程体系,让生态文明教育落地生根,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营养剂。
今年校园文化艺术节期间,光明小学举行亲子手工制作活动,一年级的主题是树叶拼贴画、三年级则着重介绍奇特的热带植物、六年级进行生态微景观设计。这其实是光明小学美育课堂的一个缩影。美术老师把大自然请进课堂,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进行写生,领略自然之美,把生态文明教育与培养学生的“好才艺”“好创意”的美育教育有机融合起来。
光明小学种植园本学期正式启用,成为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片小天地。科学老师教授学生培种植方法、劳动老师带领学生亲自实践、班主任安排学生定期到小岗位浇水……
经过大家努力,种植园已然生机勃勃,有挂满枝头的小番茄、五彩斑斓的小辣椒、攀爬竹竿的绿豆角、绿意盎然的蔬菜等。
在探究实践中丰富生态文明教育内涵
5月6日下午,虹桥公园充满了欢声笑语,光明小学的一、二年级将近800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系列游戏,如老鹰捉小鸡、丢手绢以及老狼老狼几点钟等团体游戏。
“我来过虹桥无数次,最开心的还是这次,因为可以和全班同学一起玩游戏!”一(2)班的钟艺伶同学兴奋地说。本学期,光明小学分高、中、低三个学段开展了虹桥远足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从光明小学到虹桥公园往返全程步行,践行绿色出行理念,用脚步丈量生态光明的精彩,用眼睛发现生态光明的美丽。
此前,光明小学还组织了光明农场大观园远足综合实践活动、生态农业园实践活动。学生们在农场里,观察植物、锄草耕田、采撷瓜果,不仅感受了草木的韵律,锻炼了钻研动手的能力,更真实领略到自然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更注重环境保护、热爱自然。
光明小学也在以生态文明教育为核心,推动跨学科融合育人。比如,科学课本《植物的生长变化》激发了四(1)班学生关注植物、播种植物的兴趣,孩子们在科学课上学习种植的知识,在劳动课上体验种植的乐趣。班主任刘佳敏带领全班学生开展《一米菜园,“植”得期待》班会活动,通过跨学科项目探究的形式,设计本班的种植方案。
一米菜地,一方乐土;一次种植,多学科融合,种植园的绿意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也锻炼了学生劳动技能,培养了他们爱劳动的好习惯。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深入人心
在光明小学,榕树、木棉树、玉兰树、桂花树等绿树成荫,是学生课后玩耍的乐园;树叶落地,是学生创作的素材,学生们将红色树叶变身为灵动的金鱼,黄色树叶化身为高挂天空的太阳,创作出一幅幅意境优美的树叶拼贴画。
在班级里,各班都设置了认领种植角,学生可以认领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优美的生态校园环境浸润每位光明小学师生的心灵,帮助每位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自然观、生命观,让每位学生向阳生长。
光明小学还利用综合课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家庭、社会、学校多方面做好垃圾分类工作,长程设计节能环保实践活动。老师们将使用过的书法纸和绘画纸制作成服饰,呈现了精彩的环保时装秀;学生循环利用物品制作道具,成为了运动会开幕式上一道靓丽风景线。在多元的活动中呈现生态环保的内容,增强学生对生态文明意识。
“节能小助手”“环保小卫士”“菜地小园丁”……仅从设立的小岗位名称,就可以看出生态文明教育已经融入到了光明小学班级管理之中。在日常生活,学生爱护花草树木,自觉节约用水用电,深入社区宣讲垃圾分类知识等。
光明小学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育人的全过程中,化育人心,润物无声,让生态文明意识深入学生心灵之中,也先后获评“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文明校园”。
童真童趣的动人艺境
光明区举行第十一届中小学生视觉艺术作品展
6月2日,“童心绘光明”暨光明区第十一届中小学生视觉艺术作品展观展交流活动在光明区文化馆一楼展厅举行,现场展出书法、绘画、摄影等作品175件(组)。
本次活动由光明区教育局主办、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光明区公共文化艺术和体育中心协办,活动以“童心绘光明”为主题,鼓励孩子们以本土文化为切入点,以自己的立场和独特的视角去品视生活之美,感受艺术魅力,创作出具有童真童趣的动人艺境。
“童心绘光明”暨光明区第十一届中小学生视觉艺术作品展共收到全区各中小学校学生视觉艺术作品400余件(组),现场展出作品175件(组),这些作品除书法、绘画、摄影、立体制作等视觉艺术作品之外,还为区内部分学校的艺术工作坊设置了展区,展览内容涵盖版画、陶艺、剪纸、漆画、扎染、布艺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呈现单元课程、项目式学习成果,为孩子们搭建探究、发现、创造、展示及交流的平台。
观展开始后,光明区高级中学纤维艺术实践工作坊的学生们以走秀的形式展示了他们的纤维艺术作品,之后,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观展交流,共同研讨创作的经验心得,拓展并升华了观展的价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