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短信验证登录
60s后重发
提交验证平台将为您自动注册账号,代表您确认已阅读并同意《宝安湾用户协议与隐私条款》 《宝安湾用户隐私保护政策》
返回

远离尘嚣的自然之心——读谢朓《游东田》

2023-07-13 08:59 来源:宝安湾

远 人/文

 

远离尘嚣的自然之心

——读谢朓《游东田》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唐诗是公认的中国诗歌顶峰,也是当仁不让的世界诗歌顶峰。走到这一步,与大唐层出不穷的天才诗人有关,也与前人的层层累积有关。北宋诗人唐庚在回顾诗歌发展史时就明确指出,“诗至玄晖,渐有唐风”。他说的“玄晖”,就是南齐诗人谢朓。

 

齐朝是南朝中最短命的王朝,满打满算,不过二十三年。其开国皇帝萧道成原为南朝宋廷将领,因屡立军功,威名日重,乃至朝野归心。升明三年(479年)四月,萧道成逼迫十三岁的宋顺帝禅位建齐,是为齐高帝。他与其子萧赜在位时尚能汲取刘宋灭亡的教训,朝政严明,社会安定。当萧赜于永明十一年(493年)驾崩后,皇太孙萧昭业继位,后者是不折不扣的昏君,即位仅一年,西昌侯萧鸾叛乱,萧昭业被杀。萧鸾先立十五岁的萧昭业之弟萧昭文为帝,数月后,萧鸾废帝登基,是为齐明帝。四年后萧鸾病亡,继位的萧宝卷穷奢极欲,为史上有数的荒淫之君,因毒杀尚书令萧懿,导致其弟萧衍于永元二年(500年)十一月举兵反叛,并于翌年三月立南康王萧宝融为帝。当萧宝卷为雍州刺史王珍国所杀后,萧衍于中兴二年(502年)四月受禅登基,改国号为梁。

 

谢朓虽未活到齐朝灭亡,却在十二岁时亲历萧道成篡宋建齐,到三十六岁时,去世于萧宝卷永元元年(499年),死因是尚书仆射江祏等欲谋立始安王萧遥光为帝时,想引谢朓为党羽被拒,遂将其“下狱死”。仅此一点,说明谢朓一生都在波翻浪涌的天下变故中度过。

 

谢朓出身显赫世家,祖父谢述为吴兴太守,父亲谢纬为散骑侍郎,母亲为宋长城公主。宋灭后,自幼好学而有美名的谢朓终还是在十九岁时“解褐入仕”,先后在豫章王萧嶷太尉府、随王萧子隆东中郎府任功曹,后转为王俭卫军东阁祭酒及太子舍人。虽因才高而受重视,毕竟见识侯门险恶,内心不觉“唯待青江可望”,将满腹才情赋予山水,与沈约、王融等“竟陵八友”讲论音律,酬唱答和,竟至诗文独步,冠冕群伦。

 

这首《游东田》为谢朓代表作。东田位于钟山,时萧赜太子萧长懋在山下建有楼馆,“屡游幸之”,谢朓以脱俗之笔,将东田景色尽纳笔端。按汉广陵王刘胥“出入无悰为极乐”的说法,该诗“戚戚苦无悰”的起笔就明确了诗人面对东田的情感。当诗到中途,“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的景致已达人皆神往的境地,接下来“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的精彩名句构成全诗顶峰。说谢朓“渐有唐风”,是除诗歌的对偶精确外,还将语言赋予声律,从中透出的清绮呈现出大自然的别样气象。从字面上看,谢朓的政治思想讳莫如深,其人生态度却从这些诗句中挺拔而出。

 

想远离尘嚣的人,无不厌倦人世纷扰。不论谢朓如何在诗歌中表达对大自然的向往,毕竟人在朝野,身为高官,寻常人只见其显贵,却体会不到他内心的万般无奈。从其另外的诗句如“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或能体会,弃庙堂而入江湖,不是谁想做就能做到。仅看齐朝这段短短的历史也能发现,“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终究是难以实现的远离尘嚣之梦。现实中的帝王将相也好,贩夫走卒也好,无不在自己的命运里挣扎,乱世尤其如此。 

 

关于我们

宝安湾隶属深圳市宝安日报社。《宝安日报》作为深圳报业集团子报,承担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三区机关报职能,兼具社区报特点,是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党委、政府指导全区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目前,宝安日报社正致力于打造中国优质的县区级融媒体,守正出新,砥砺奋进,明确了“讲好大宝安故事,发出大宝安声音,展示大宝安风貌,唱响大宝安自信”的总基调,坚持正能量、高格调、鲜活趣,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商报路2号新媒体大厦17层

联系电话:0755-29454525

粤ICP备2020138679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ng@szpgm.com

举报电话:0755-83906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