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小娟 通讯员 李羽中 彭海宏 文/图
9月10日,记者从区民政局了解到,宝安区《创新建设“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社区治理特色基地” 超前打造“智慧社区”》案例成功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3)”。
▲新安街道海裕社区长者助餐点。
“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3)”由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教育部-浙江省省部共建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目的是发掘全国各地社会治理创新案例,研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可推广借鉴的社会治理模式。本届全国案例征集活动组织方共收到申报案例727份,覆盖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最终遴选出100份申报案例入选。
据了解,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宝安区紧抓数字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大力推进“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社区治理特色基地”工作。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区民政局、区政数局等共38个成员单位组成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民政局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统筹协调,各单位联合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并率先在新安街道试点建设“智慧社区”,构建“1个智慧平台+N个应用场景”治理模式,建立“物联-视联-智联-互联”一网统管体系,实现在基层治理、民生保障、应急消防、政务服务等领域的综合感知、快速研判、高效处置,推动实现以智治促善治,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打造国际新型智慧城区标杆。今年7月13日民政部主管报刊《中国社区报》专题采访了宝安“智慧社区”的经验做法,并以《深圳市宝安区:高质量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为题特别报道专版刊登。
据悉,智慧社区整合了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服务运营商等资源,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多主体参与、资源共享、公平普惠的智慧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提供助餐、紧急救援、配餐管理等“快递般精准”的居家养老服务,有助于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此外,智慧社区创新推行社区老人“智慧助餐服务”,设置长者助餐的人脸识别“电子助手”设备,通过“电子哨兵”人脸识别终端,对老人“刷一刷脸”,即可实现补贴信息即时核验,费用即时结算。为独居高龄老人配备毫米波雷达和马桶冲水传感器,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会发出警告,有效保障独居老人的居家生活安全。
智慧社区还完善体制机制,探索“智慧民微”创新“民生微实事”工作体系;打造“智慧慈善超市”为低保困难居民提供线上下单、线下免费配送到家服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社会救助、殡葬服务等民政工作纳入智慧信息系统,推进信息聚合,资源统筹,效率提升,实现精准、高效、智慧服务,让民生服务无微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