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短信验证登录
60s后重发
提交验证平台将为您自动注册账号,代表您确认已阅读并同意《宝安湾用户协议与隐私条款》 《宝安湾用户隐私保护政策》
返回

“宝安城话”首秀!多领域专家共议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道

2024-08-28 20:05 来源:宝安湾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冬梅 通讯员 巫泽铃 文/图


图片 1.jpg


为持续做好行业发展的“参谋员”、群众共识的“引导员”和部门交流的“联络员”,传递宝安规资好声音、好故事,近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宝安管理局举办了规资·宝安讲堂——“宝安城话”系列活动第一期。


本期活动特邀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建筑遗产与文化特征委员会首任主席、国际现代建筑遗产(DOCOMOMO)中国委员会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刘克成教授,以《当代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深圳的机遇和使命》为题,分享了对当代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刻见解。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张宇星、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副主任委员肖蓝、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肖莉、深圳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周劲、香港大学建筑系副教授朱涛等嘉宾出席活动。


图片2.jpg


为强化与职能部门、公众之间的互动交流,本次活动还联动了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处室、宝安区相关职能部门、街道办、社区和规划学会、协会等业内代表人士共同参与,共话当代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刘克成教授在主题演讲中,深入探讨了当代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提到,文化遗产不仅是古代的遗存,更包括近现代乃至改革开放后的当代遗产。刘教授特别提到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保护改革开放遗产是深圳的当代责任和使命。


图片3.jpg


在随后的嘉宾对谈环节中,各位嘉宾就深圳及宝安区当代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未来方向进行了深入讨论。张宇星建议要从城市甚至国家、民族的视角,重构文化遗产价值观。朱涛则强调了历史意识的重要性,并呼吁深圳应更加重视自身的历史与文化遗产。周劲从城市规划师的专业视角,探讨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协调之道。


刘教授表示,当代遗产的保护并非仅是政府的责任,而应更多引导企业、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形成全链条保护机制。


图片4.jpg


首期“宝安城话”活动加深了参与者对当代文化遗产保护价值的理解,也为宝安区在新时代如何有效保护与利用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提供了思路。在接下来的“宝安城话”中,宝安将继续携手多方代表,共同探讨更多城市话题。

关于我们

宝安湾隶属深圳市宝安日报社。《宝安日报》作为深圳报业集团子报,承担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三区机关报职能,兼具社区报特点,是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党委、政府指导全区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目前,宝安日报社正致力于打造中国优质的县区级融媒体,守正出新,砥砺奋进,明确了“讲好大宝安故事,发出大宝安声音,展示大宝安风貌,唱响大宝安自信”的总基调,坚持正能量、高格调、鲜活趣,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商报路2号新媒体大厦17层

联系电话:0755-29454525

粤ICP备2020138679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ng@szpgm.com

举报电话:0755-83906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