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柳 通讯员 陈丽纯 文/图
12月26日,新安街道妇女第七次代表大会顺利召开。来自全街道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124名妇女代表齐聚一堂,共商街道妇女事业发展大计,共绘未来五年妇女工作美好蓝图。宝安区妇联党组书记、妇联主席王妍霞,新安街道党工委书记白政瑜,党工委委员卓钢亮等领导出席会议。
大会选举产生了新安街道妇联第七届执行委员会委员33名,其中王卓斐当选为新一届妇联主席,张露芳当选为挂职副主席,张琦莹、周慧琴、焦艳当选为兼职副主席。
会上,王卓斐代表新安街道第六届执行委员会作题为《同心同向促发展 奋楫笃行向未来 团结带领全街道妇女为促进新安高质量发展续写新华章》的工作报告,全面总结回顾了过去五年来的妇女工作,并认真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结合新时期街道妇女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明确了今后五年的总体方向、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任务。
不忘初心、笃行不怠的过去五年
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作用中凝聚“新安共识”。思想政治引领取得成效,创新推出展现新安十大行业女性魅力风采宣传片和致敬“巾帼之花”MV《每一朵小花》。辖区内涌现出省市区三八红旗手7名、三八红旗集体5个、巾帼文明岗106个、美丽母亲9名、最美家庭13户,选出街道最美妇联执委48名。
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汇聚“新安力量”。围绕女性职业发展,从2021年起每年实施“一朵小花”女性创新创业赋能项目,为辖区困难、有就业创业需求的妇女群体提供系统化培训,深受辖区妇女好评。举办女企业家交流座谈会、深中两地女企协交流活动,以及“乘风破浪”深港澳女性心灵对话沙龙和“一朵小花”新安街道女性创新创业总结分享会等活动。
在改善妇女儿童民生福祉中展现“新安作为”。创建市级儿童友好街道,先试先行打造全市首家户外“母婴室”、全市首个街道级妇女儿童服务中心;市级儿童友好社区覆盖率达60%,市区级儿童友好医院(社康)5个、儿童友好学校4个、儿童友好图书馆2个、儿童友好实践基地12个。建立“街道+社区”两级妇女儿童服务阵地,21个社区“馨和家园”工作室全覆盖并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累计开展心理咨询服务个案近万例。创新编印儿童安全黑皮书《你的不小心会“杀”了孩子》和《别让网瘾抢走你的孩子》,在全街道覆盖开展少儿平安健康关爱行动,覆盖3万余人次。
在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中做出“新安贡献”。健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机制,加强反家暴联动联调联席工作机制。创新推出“调适+咨询”方法,将心理分析与家庭矛盾相结合,落实维权工作。近五年来,新安街道妇联积极主动参与处理家事情感纠纷案件近13500宗,多宗案例被评为市区级优秀案例。同时在大浪社区组建“幸福联盟队”,培养一批具有同理心、倾听能力的幸福陪伴师,提升居民沟通能力、同理心倾听及冲突解决能力,促进家庭幸福社区和谐。
在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传播“新安声音”。打造街道家庭教育服务站,实现“社区家长学校”全覆盖,以“资源整合,共建共育”为目标,组建街道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公益队伍,推出“新安幸福+”家庭教育项目,累计针对父母、亲子、儿童、家庭等群体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近2000场。创新开展“呵护心灵 陪伴成长”亲子助学营项目,设计周末家长课堂、青少年团体辅导和个案心理咨询服务三大模块,共吸引130多个休学厌学青少年家庭参与,成功帮助60余名学生复学、返学。打造上合社区孝德园市级家教家风实践基地,推出《国学周末营》、“德育为先,礼学传承”、“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风”等精品项目。
在深化妇联组织改革发展中探索“新安经验”。织密一张网,21个社区妇联均配备执委15名,妇联主席均由社区两委成员担任。扩大“朋友圈”,妇联组织链条和工作触角逐步渗透到各领域各群体中,目前在“三新”领域中成立妇联组织31个,包括全市最大商圈壹方中心妇联、全区最大社工服务机构尚德社会工作服务社妇联等。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未来五年
未来五年,新安街道妇联将实施巾帼“聚心、聚力、聚爱、聚和、聚能”五大工程,始终保持守正创新、务实高效的奋斗姿态,团结引领广大妇女做建设者、倡导者、奋斗者,奋力书写新安妇联工作新答卷。
深入实施“聚心”工程。深化“巾帼大宣讲”,组织妇联干部、巾帼志愿者组建宣讲队,讲好党的故事;用好红色资源,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家风家教实践基地等阵地,传承红色血脉、赓续伟大精神。持续做好三八红旗手、三八红旗集体、巾帼文明岗、美丽母亲、最美家庭等各类优秀典型的挖掘和宣传,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大力实施“聚力”工程。开展“巾帼科技创新助力行动”,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加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之间的交流碰撞,聚焦前瞻性、战略性、科学性主题,分享女性智慧、贡献女性力量。开展“巾帼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深入开展女性创新创业赋能项目,为街道妇女参与新业态新模式创业就业提供支持。开展“巾帼岗位建功深化行动”,链接多方力量提供婚恋交友、家庭教育等服务,深化“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树立行业标杆。
深入实施“聚爱”工程。常态化做好美丽母亲、最美家庭寻找活动,打造一批家教家风实践基地,培育一批讲解员,讲好新安家教家风故事。构建“1+21+N”家庭教育工作体系,深化街道、社区两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支持网络,打造街道家庭教育服务站标杆和社区家长学校示范点,做实做强“新安幸福+”“翻身@讲堂”“幸福联盟队”“科学育儿加油站”等家庭教育品牌项目。
深入实施“聚和”工程。着力建立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工作机制,深入排查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创新信访接待、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心理咨询“四位一体”维权模式。大力推进关爱妇女儿童特色服务品牌建设,深化“馨和家园”品牌建设,深入实施“呵护心灵 陪伴成长”亲子助学营项目,扎实做好“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全面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妇女儿童友好环境,实现儿童友好社区全覆盖、打造妇儿友好园区和儿童友好城中村,建设安全、趣味、活力的妇儿友好生活圈。
深入实施“聚能”工程。加强妇联组织党性建设,不断提升妇联干部的政治素养和能力本领。加强妇联干部队伍建设,实施“基层妇联领头雁培训”,打造一支忠诚型、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勤廉型的妇联干部队伍。推进“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全覆盖,最大程度地把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妇女团结在一起,织密织强妇联组织体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