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短信验证登录
60s后重发
提交验证平台将为您自动注册账号,代表您确认已阅读并同意《宝安湾用户协议与隐私条款》 《宝安湾用户隐私保护政策》
返回

宝安文化·文化地理 | 鸡栖澳考

2025-01-04 08:00 来源:宝安湾

刘秉仁


1.png


《苍梧总督军门志》、《粤大记》两书所附海图,在南头附近标有鸡栖澳或鸡栖。明清史料说及珠江口东岸海澳,或屯门、鸡栖、佛堂门,或南头、屯门、鸡栖、佛堂门,鸡栖总是大南头(南头半岛加屯门半岛)四大海防要津之一。


《苍梧总督军门志》海岸图。


《粤大记》海图。


鸡栖于埘,羊牛下来。出自诗经的鸡栖很是吸引人,可惜此名湮没不用已久,一时难指具体位置。考之经年,终豁然有解。


1


《苍梧总督军门志》①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应槚初辑,万历初年凌云翼嗣作,万历七年(1579年)刘尧诲重修。郭棐《粤大记》②刊刻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左右。


《苍梧总督军门志》海图:鸡栖澳在九龙、官富司前,东有小尖山,隔海对急水门,岸上旁边有禾仓角。“南头”为南头寨所在半岛(即现南头半岛)与屯门半岛合体。这些都反映了当时的大南头概念。既然二半岛合体,则屯门至鲤鱼门海湾与深圳湾重叠为一,九龙离东莞石湾也不远。虽然其“凡西洋船由此出入”理论正确,但“苍梧”图远逊《粤大记》③。


《粤大记》图上南下北。海图清楚准确:海图分开二半岛。鸡栖在新安县城南偏东,南头六铺东,南山-龙鼓洲连线之澳口以里,姑婆烽堠西④。


《粤大记》成书稍晚,改进了“苍梧”图。二图创作时间相近,为何差距如此之大。《粤大记》是迄当时甚至整个明清海图中最好的之一。


2


姑婆烽堠可为鸡栖定位。


“湾厦有个姑婆角,姑婆有座石头山,从湾厦村到姑婆角的采石场步行约需一小时。每天一大清早,吴小瑜就同打石队员一道,扛着沉重的打石工具,唱着雄赳赳气昂昂的革命歌曲,踏着海岸细沙,前往几公里外的石场。姑婆角是边防军的前沿阵地,山顶是居高临下的军事禁区……”


这是深圳媒体的一个报道资料,形象说出姑婆角的所在⑤。


姑婆烽堠在蛇口山,即知青打石头之湾厦姑婆角的石头山。蛇口山海拔88米,是南头半岛的东南岬角,其东下之角称东角头⑥。其山顶之烽堠称姑婆烽堠⑦。


姑婆烽堠是紧要烟墩,与赤湾烽堠即南山烟墩,左右护卫县城。


水湾村(水湾头)有小溪,水出大南山,在村南入海。现有南水村,有地铁2号线水湾站。水湾村在南水村西。《深圳市地名志》:渔一新村西是避风塘,东为湾厦村⑧。渔一在南水东。蛇口避风塘就是鸡栖澳。


南水、湾厦都有天后古庙。南水村天后庙称始建于元代。姑婆烽堠之“姑婆”不乏来历。


2022年1月3日下午,我从内陆西沥平山村跑到前沿哨所姑婆角,考鸡栖澳也⑨。蛇口山上,烽堠不见,山下海警兵船在焉。姑婆角的兵防重地色彩依然可感。过了人工的后海河口⑩,往西,脚下绿道嵌有“边防专用巡逻路”字样,直至蛇口渔港。


蛇口渔港远洋船。


自蛇口山下南望圆头山、杯渡山(青山)十分清晰,而西面赤湾山突兀显著,所以鸡栖澳在屯门、南头之间,备敌船之进后海进而侵元朗、福田、深圳也。虽然被高楼包围,但蛇口渔港仍然是渔港,充满了海的味道,港内大小渔船云集,港口东侧,紧密并排停泊着六艘远洋大渔船,编号877、878等。蛇口渔港就是鸡栖澳的延续⑾。


那么,蛇口山或者姑婆角是鸡栖,似乎可以确定。


3


明代有溪西村。


康熙《新安县志》卷之三地理志《都里》:龙冈村、东栅村、后海村、高地村、湾下村、谿西村、龟庙村。嘉志:龙冈村、后海村……三石下、东栅村、高地村、湾下村、谿西村、龟庙村。


谿即溪,谿西即溪西。溪西是鸡栖之音转。康志:“甘溪涌,其水由东北来,逶迤数十里,绕学宫、县治而南,由北埠桥入于海。居民戴珍筑堤防之。”甘溪即今之金鸡(路名),溪、鸡通,谿西、溪西为鸡栖。这是确定的。


康志《都里》注明用“崇祯癸未年旧志”,则谿西村名明代有之。


康志卷十一《防省志·盗寇》:“天启三年,红毛彝阑入大船二只,其帆蔽空,由佛堂门入泊庵下⑿。知县陶学修亲率乡兵,持兵器住溪西等处防守,乃去。”则天启年间已是溪西⒀。


杜臻《粤闽巡视纪略》新安迁海名单又用回鸡栖:鸡栖澳、南头、香港。或是村用溪西,澳用鸡栖。


嘉庆《新安县志》村名并顺序同康志。


如此看,鸡栖村在湾下和桂庙间。


4


鸡栖难考,我曾经几年时间找不到它的具体所在。当我在南头黄氏族谱里看到鸡栖的时候,非常惊讶!感谢小土君让我看到这个谱。


《东粤宝安南头黄氏族谱》,同治甲戌年镌,北头维则堂家祠藏,见犹他家谱学会影印电子版。所见之谱缺八世前。谱称:鸡栖是其祖山,永乐至道光数百年间皆有其祖先葬鸡栖癸丁向之原、鸡栖荔枝园癸丁向之原、鸡栖壬丙向之原、祖山鸡栖癸丁向之原、祖山鸡栖吉向之原、鸡栖丑未向之原、祖山鸡栖艮坤兼丑未向之原。黄氏八世“讳精字庆祥号国宾,岁进士,乃三性公长子,生于永乐五年丁亥三月二十三日,终于弘治五年壬子九月念(廿)八日,享寿八十六岁。孺人……合葬于鸡栖荔枝园癸丁向之原……幸有此吉地一穴,钟山岳之灵,绕砂水之美,而圣山、大小帽诸奇峰罗列耸秀,故人文踵相蔚起焉,宜今之绵绵瓞瓞……”其地看南面青山、大帽山之开阔,正是我跑步所见。


南头黄氏《维则堂族谱》所附《鸡栖山图》:图大致上北下南方向。龙鼓、筲洲在鸡栖之正南,实为稍西南也。南山在鸡栖正西,实为略偏北。飞鹅莆、四海明堂,在今工业八路北转之处一带,今有四海小区。“鸡栖黄氏祖山”前是海澳,左蛇口山,右南山,圣山、蓝甲嘴(烂角嘴)在左,龟山、黄麖凹在右。墓在蛇口山北荔枝园西,雷公岭之西南。湾下村在雷公岭东下。雷公岭南有军营(现在的商住盛地,双玺楼下的蛇口边防派出所略可代表这里作为边海防要塞的意义。历来的姑婆角烽堠、姑婆角检查站、海警,皆是此军营的延续。鸡栖澳是海防重地)。墓地下前海岸上是田,夹有砂地。蛇口山西岬标“蛇口”,正在雷公岭前南,正合我实地所见。飞鹅莆、四海再西上有鸡肶岭。四海和墓园之间有路通北面。黄麖凹约即兰溪谷位置,不是鲸山别墅。龟山有龟山别墅。图中之海是深圳湾,即鸡栖澳。


《鸡栖山图》。


《深圳市地名志》称石云前村在蛇口圩东面约600米之山地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航拍图显示,小澳上方、湾厦西面有空白地方,由四条小土路围成长方块。


我在蛇口步考发现:石云雷公二村相连,石云在下在南。雷公岭村在最高处,楼在岭顶,在招商路65号。石云路南通蛇口老街,蛇口街道办在石云路上。雷公岭南对屯门青山,视线避开蛇口山。《粤大记》海图鸡栖不是蛇口山姑婆角,而是在其西北上方,半岛内部尖山。鸡栖大致就是雷公岭。


蛇口山航拍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左之小澳即古之鸡栖澳,今填建为蛇口广场。明代之澳,必大于此。山之东角即为东角头,蛇口山顶上可见有工事。


卫星地图上石云、雷公岭之间有一块有树的空地,未考其情状。此地十分符合黄氏祖山即鸡栖之位置。


黄氏族谱《今将祖遗新旧田产鱼埗开列》土名录:土名鸡栖水坑头税田大小九坵,又鸡栖边圳田莆一带,又土名鸡栖荔枝园周围山莆东至军营西至深水莲田南至深水莲莆北至飞鹅莆,又鸡栖大祖坟前莆脚田二坵,又鸡栖本山路下田莆一塅。


《粤大记》海图鸡栖三尖,雷公岭、湾厦山、围仔西之顶。雷公岭最高。鸡栖为前一尖。


5


广州东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门山,乃帆风西行。南头-屯门中国海岸最为要津。而鸡栖澳在其间也。国际贸易和海防皆极其重要。


相比唐朝广州通海夷道的开阔,宋朝《岭外代答》所说贸易,明朝以后都是封闭、防范。


鸡栖澳为海防重镇。


《筹海图编》:“其势必越于中路之屯门、鸡栖、佛堂门、冷水角、老万山、虎头门等澳,而南头为尤甚。或泊以寄潮,或据为巢穴,乃其所必由者。”杜臻书亦引此论:“议者曰:日本诸岛入寇,多自闽趋广,柘林为第一关,宜会兵以遏之。过此必越屯门、鸡栖、佛堂门、冷水角、老万山、虎头门诸处,而南头为尤甚,东莞有备则不得泊矣⒁。”此话最早是元代人所说,刘鹗《惟实集》:“总广东一省,列郡为十,今分为三路……中路之虎头门等澳,而南头为尤甚,或泊以窥潮,或据为巢穴,乃其所必由者。”嘉靖四十年刊黄佐《广东通志》卷三十一《政事志》海道江道哨兵条:“东莞县南头、屯门、鸡栖、佛堂门、十字门、冷水角⒂、老万山、伶仃洋等澳。”嘉靖《广东通志》:“布政司案查得递年暹罗并该国管下甘蒲沰、六坤州与满剌加、顺塔、占城各国夷船,或湾泊新宁广海、望桐,或新会奇潭,或香山浪白、蠔镜、十字门,或东莞鸡栖、屯门、虎头门等处海澳,湾泊不一。”嘉靖戴璟《广东通志初稿》卷三五《海寇》:“嘉靖十四年四月,各该捕巡、备倭等官军兵出海,防御倭寇、番舶……尚有兵夫八百名,内将四百名坐驾艚船八只,委官一员,在于佛堂门、十字门、冷水角、老万山、伶仃洋、屯门、鸡栖海澳一带江道,往来巡哨,遇有海贼出没,即便擒解。”康熙时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引旧志亦是“南头、屯门、鸡栖、佛堂门”,其旧志应即嘉靖诸志。


以上引文所说鸡栖皆是鸡栖澳。“南头、屯门、鸡栖、佛堂门”为大南头四处海防要津。


“屯门”即屯门澳,却不是屯门青山湾,那里水浅不可泊船。明代的屯门澳是指青山湾和大屿山东涌之间海域,《粤大记》所画停船处可以证此。上述引文中之“屯门”亦泛指屯门至佛堂门之间近岸诸港湾,包括鲤鱼门内的香港深水港。


此“南头”即明代所称之南头海,即今前海湾。


南头-屯门-鸡栖-佛堂门,这个顺序似乎鸡栖在屯门佛堂门之间。因上文所考,鸡栖即谿西村,在湾下、桂庙间。可能因为深圳湾深入内陆,而屯门、南头在珠江口大岸上,故如此排列。其实这些书也都是抄书,就以较早的嘉靖戴璟《广东通志初稿》看:佛堂门、十字门、冷水角、老万山、伶仃洋、屯门、鸡栖海澳一带,佛堂门跳到十字门(澳门附近),十字门跳到冷水角(屯门半岛南岬),又跳到老万山,没什么顺序。


另,康志地理志《潮》:“溪西湾、屯门湾、大伞、小伞……”溪西湾、屯门湾并列,溪西湾即鸡栖澳。


南头-屯门-鸡栖,这是海岸最后的防线,其前就是大屿山石笋炮台,再前是老万山。突破南头-屯门-鸡栖防线则上大陆矣。


或原本鸡栖村所面对的小澳称鸡栖澳,后鸡栖一名被扩大用为整个深圳湾或后海湾的名称。后海与前海对称,指县城左右两个海湾而言。湾夏之湾是后海,乃大沙河口湾也。现在后海与深圳湾并称⒃。


概言之,上引诸载籍中之鸡栖即广义之鸡栖澳,是深圳湾。“深圳湾”一名很晚近才起。


①我所用为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1年据万历九年刻本影印出版。


②我所用为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重排版,《粤大记》国内孤本藏中山大学图书馆,国外亦仅一本在日本内阁文库。


③补记:“苍梧”图将南山、屯门两半岛合并,南头兵船泊其东南,这是明初时大南头概念使然。屯门之考须考南头寨。屯门镇兵泊南头,南头寨兵船泊屯门澳,这反映海防线的移动。“苍梧”图远不如《粤大记》精确。“苍梧”图九龙在鸡栖澳后,南头兵船泊此,在南头、禾仓角下。大概率是泊屯门澳。屯门澳最为显著:此澳大,可泊东南风,至老万山二潮水,至九洲一潮水,至鸡公头半潮水,至急水门五十里,至虎头门一潮水。“苍梧”图可稍右旋四十五度,让海岸朝东北上倾。


④厚圃小说《拖神》:妈祖别称姑婆。另鸦洲等录此备忘,停船处十分重要:《粤大记》孖洲、大产之西有磨石(应为礬石),西人图所谓Great and Little Mew,在孖洲西南,是礬石屿和西边另一块白色礁石。礬石和翳洲(应是淇澳岛?)之间有鸦洲,在内伶仃之西。赤湾烽堠在小南山上。牛湾烽堠在固戍东之山上。西乡村。隔岸村。天妃庙在大小南山间海边,正对内伶仃。大王洲。南头六铺前、赤湾烽堠下各停一艘大船,此示意南头海有两个码头,一在石围塘,一在南山炮台下。屯门未停船,停船处在赤鱲角和下磨刀之间,沙螺湾-东西涌前。而尖沙嘴和黄泥涌之间停二大船,在春花落和鲤鱼门之间。官富司西北之山名九龙山,是狮子山,本名虎头山。大小官富在官富司之东,官富山是飞鹅山。补记:《粤大记》图精确,且觉亲切。图为正南北。南山(与圣山隔龙鼓洲),天妃宫(在南山西),赤湾烽堠(在南山西北),南头六铺,鸡栖,新安县,隔岸村,西乡村,牛湾烽堠,固戍村,大王洲,孖洲,大产,礬石,内伶仃,鸦洲,翳洲。六铺我有确考,是南门外至墩头一带。


⑤姑婆角有两个,一个在后海湾厦村,一个在前海安乐村。前海的姑婆角是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起点,二线全长84.6公里,东起揹仔角,西至南头安乐村的姑婆角。另据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宝安县志》载:“1959年4月,沙井蚝业大队划归西海(蛇口水产)公社,开辟棚头、姑婆角、小铲、赤湾等新地域,开始建立打石基地。”此姑婆似亦在前海。


⑥蛇口山亦是大沙河口之西南岬。赤湾左炮台是南头半岛西南岬,赤湾右炮台是西岬。右炮台山叫牛羊山。南山半岛共有十四峰:南山336米,小南山291米,马鞍山(主峰南)276米,秤锤山(主峰西南),尖山148米(马鞍山南),赤湾山213米,三棱山(赤湾山狮山间),狮山(左炮台山)98米,众山(右炮台南),牛羊山(右炮台山)128米,大牛仔72米(小南山北,棚头咀南,似乎铲掉了),太子山(大南山北麓,角咀所在位置),蛇口山88米,东角头。这是深圳市中心唯一地形多样化的地区。原装的蛇头、蛇口形状只能从民国时期的旧地图中看到了。再之前的图,包括1866图都没那么精确。


⑦2021年3月13日看到土地整备最新消息:东角头将建一个占地超过33万平方米的歌剧院。


⑧田新舟编纂《深圳市南山区》称樊氏万历年间迁湾下开村。


⑨附记:深圳湾两岸之间,白泥村和蛇口山之间距离最近,深圳湾大桥基本利用了这个最短距离,其北岸起点在填海区,南岸落点在流浮山、白泥村之间,沙江村之西南。我们以往看见天水围,总觉在福田或华侨城之南,其实天水围与湾下村距离最近。这是视角的问题。进一步说,县志总提沙江或沙冈,因其在县正对。嘉志:“后海,距城五里,通于海,东南即沙冈,其水中分。沙江水源二支:东南由大帽、红水山,汇归穿鼻嘴,折而西;东由梧桐山迤逦而来,流至白鹤州合流,归沙冈,绕护县城。”跑步出大沙河口,往西,所见之后海大有不同,其焦点正是沙江、天水围、流浮山。顺便说一下,大沙河口桥右侧,“春茧”前红树林鸟叫非常稠密,每傍晚跑步经过那里感觉人与自然高度谐和。后海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解说,它是大沙河口,也是深圳河口,也是锦田元朗河口,其实还可以是沙江河口。


⑩现在的后海河是近年新造的。古海岸线在后海大道,与后海大道几乎重叠,岸线北在粤海门往东南去大沙河口。而现在的后海河在内陆,为景观河,不过水是咸的。


⑾鸡栖小澳被填掉之后,水湾头湾亦被围剩一个小澳,就是蛇口渔港。


⑿庵下,1866图九龙湾顶有大庵。


⒀此防守应在深圳湾澳口,而非溪西村前小澳。


⒁此仍为旧志语,时已为新安,新安备则不得泊矣。


⒂注:冷水角:《粤大记》图圣山西冷水村、龙鼓村。现地图青山西是大冷水,西南小冷水。小冷水之岬角为屯门半岛南岬,现为香港内河码头,其西北为电厂、油码头。大冷水西下为龙鼓下滩,紧贴海岸有北朗、沙埔岗、龙仔等村,北朗有龙鼓滩天后古庙。所谓冷水角大致即龙鼓滩。则南头、屯门、鸡栖、冷水角都在屯门青山前后矣。韩愈南迁诗云:乘潮簸扶胥,近岸指一发。屯门虽云高,亦应波浪没。这是沿着龙鼓水道贴岸向北航行的情景,龙鼓滩南岬踏石角、北岬烂角咀连线即为深水航道,1866图此线水深3、2、3,紧接其外主航道水深14、5、5、10,湾内水深一又四分之三。1866图龙鼓滩有南蓢、北蓢,南有“叾尾涌Tuk-mi-ch’ung”,笃尾涌也,今似无水。1771年达尔林普尔标出的龙鼓水道水深是16、15、13、12。笃尾涌似仍造成淤积。


⒃《深圳市地名志》(蔡培茂主编,科学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1987年版。)蛇口管理区地图:港湾从西往东为妈湾、赤湾、一、二、三、四、五湾、水湾头湾。五湾有招商局码头。东角头在蛇口山东,岬角,那里是石油码头、海关码头、外贸码头。水湾头湾顶是蛇口渔业码头。


本文作者刘秉仁,供职于深圳报业集团三十余年,译著有《澳洲拓殖记》、《库克船长日记》,近年潜心研究古宝安历史地理。


关于我们

宝安湾隶属深圳市宝安日报社。《宝安日报》作为深圳报业集团子报,承担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三区机关报职能,兼具社区报特点,是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党委、政府指导全区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目前,宝安日报社正致力于打造中国优质的县区级融媒体,守正出新,砥砺奋进,明确了“讲好大宝安故事,发出大宝安声音,展示大宝安风貌,唱响大宝安自信”的总基调,坚持正能量、高格调、鲜活趣,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商报路2号新媒体大厦17层

联系电话:0755-29454525

粤ICP备2020138679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barbzh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