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短信验证登录
60s后重发
提交验证平台将为您自动注册账号,代表您确认已阅读并同意《宝安湾用户协议与隐私条款》 《宝安湾用户隐私保护政策》
返回

光明区文化馆去年接待服务群众超过110万人次

2025-01-08 07:22 来源:宝安湾

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熊丹丹 通讯员 梁彩霞 文/图

 

记者从光明区文化馆了解到,过去一年,光明区文化馆立足“国家一级文化馆”的发展定位,全面推进现代型文化馆建设,有序开展和稳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全民艺术普及、非遗传承和保护等工作,奋力打造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全年服务群众达110.8万余人次。

 

光明区第九届“小草音乐荟”。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赋能市民美好生活

 

2024年,光明区文化馆推进免费开放服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全年服务群众达110.8万余人次。其中,进馆人数36.5万余人次、活动参与人数66.69万余人次,20余间文化功能室预约免费体验使用达17640次、惠及群众7.61万余人次,累计免费开放达4392小时、错时开放1830小时。此外,以数字赋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全年数字化服务群众624.44万余人次。

 

推进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保障基层服务供给

 

去年,光明区文化馆依托已建成“1个区总馆+6个分馆+37个社区服务点+58个联盟馆”的区级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精准配送校园、园区、商圈、社区、公园、景区、部队等公共文化服务七进活动,开展“河畔音乐会”“你点我送”公益展览、基层文艺队伍培育等“菜单式”“订单式”服务230场,服务群众2.6万余人次。

 

打造国家级项目,落地光明科学城

 

去年5月,2024中国童话节之童话盛典(深圳光明)开幕,活动以“光明与梦想童行”为主题,融入“科学、科创、科普、科幻”四科联动理念,邀请四川成都、陕西西安、内蒙古包头、甘肃兰州、山东青岛、广东广州等地优秀儿童剧到光明进行互动展演。《想成仙的熊猫》《机器人总动员》《黄河边的故事》《彩虹色的花》等9部儿童剧17场次演出,吸引超1.5万人次观演,每场座无虚席,深受观众好评。

 

去年8月,2024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展在光明开幕,活动开展“系列作品演出”“中国舞蹈影像历史回顾展暨培青影像展映”“艺术家对话与工作坊”等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的活动,共吸引2万余人次现场参与。

 

去年9月,第六届“光明杯”全国手机摄影大展开幕,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投稿作品20830幅(组),经评委专家评出展出120幅精品佳作,“文化与科学”强强联合激发新活力,展现新风采,观展人数达1.6万人次。

 

深耕品牌活动,滋养群众文化生活

 

去年,光明区文化馆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区文化馆线上+线下开展新春文化“花市”“光明剧荟”“小草音乐荟”“乐享艺术生活”公益文化艺术培训等文化惠民活动5372场,惠及群众66.69万余人次。

 

精心打磨文艺精品,屡获佳绩

 

去年,由深圳本土原创音乐人作词作曲,以光明区级非遗项目“岭南时令甜品制作技艺”“玉律醒狮舞”作为创作元素,打磨了2首“童声唱非遗”系列歌曲《醒狮少年》《甜甜的味道》。

 

光明区文化馆青年舞蹈队代表深圳市唯一优秀团队参加2024年广东省广场舞大会集中展演活动获全省“十佳团队”荣誉称号;原创音乐《是你让我超越了自己》荣获深圳“音乐工程2023年度十佳金曲”奖并登上2024央视春晚新疆喀什分会场;原创作品《天鹅湖》荣获2023年度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舞蹈类“二等奖”;组织优秀队伍、节目参加第十四届少儿艺术花会、深圳市第二十一届“鹏城金秋”市民文化节等赛事荣获8个金奖、6个银奖、16个铜奖、1个“鹏城之星”以及1个“最佳人气奖”等佳绩。

 

增强非遗传承创新,实现多样发展

 

过去一年,光明区文化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展“我们的节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在社区”、“汉衣拾遗”、第六届元宵民俗文化庙会等传统文化活动353场,吸引4.4万余人次参与;助力开展2024年深圳职工非遗技艺大赛、光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互动沉浸体验展、“七夕乞巧·爱满星河”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等传统文化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协同发展非遗传承保护事业,扩大影响力,提升非遗国际化交流氛围。

 

培育文化队伍,凝聚群文力量

 

光明区文化馆文化义工服务队现有文化义工2569名,去年共组织开展文化U站值岗、“艺起过节日”文化活动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共1358场次、志愿服务时长达6155小时,累计服务15万余人次;“艺起过节日”文化活动获评2024年度深圳市文化志愿服务示范项目。

 

同时,光明区文化馆招募本土优秀文艺爱好者,引进优秀专业师资,植根本土组建、培育光明区文化馆少儿舞蹈队、青年舞蹈队、中老年舞蹈队、书画队、和平爱乐合唱团等6支群众性文艺队伍,量身编排舞蹈《家乡月》与《Nobody》、无伴奏合唱《鸿雁》等文艺作品积极组织参演各级文艺赛事交流活动,其中光明区文化馆书画队学员书法作品《古诗三首》《沁园春,深圳站》《东坡提拔选录》入选深圳市第二十一届“鹏城金秋”市民文化节优秀美术、书法展;还培育了青藤画社、永和书社、青年摄影等馆办队伍,促进多元化风格和推动艺术创作力,其中队员作品入展第二届全国群文系统原创诗文书画精品展。

 

以美浸润心灵,以艺服务人民,以文涵养城市。光明区文化馆负责人表示,2025年,光明区文化馆将聚焦全民美育,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创新推进全民艺术普及,传承生生不息的鹏城文脉,涵养向上向善向美的城市品格,为建设高质量高颜值的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注入强大的文化动能。

 

关于我们

宝安湾隶属深圳市宝安日报社。《宝安日报》作为深圳报业集团子报,承担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三区机关报职能,兼具社区报特点,是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党委、政府指导全区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目前,宝安日报社正致力于打造中国优质的县区级融媒体,守正出新,砥砺奋进,明确了“讲好大宝安故事,发出大宝安声音,展示大宝安风貌,唱响大宝安自信”的总基调,坚持正能量、高格调、鲜活趣,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商报路2号新媒体大厦17层

联系电话:0755-29454525

粤ICP备2020138679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barbzh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