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开诊室的门,我又一次站在了这张推拿床前。晨光透过窗户洒在洁白的床单上,我习惯性地调整了一下站姿,将重心放在较为有力的右腿上。十七年了,这个动作早已成为肌肉记忆的一部分。
我来自吉林的一个小山村,三岁那年的一场高烧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误诊为肺结核的开胸手术,不仅在我的胸前留下了一道永久的疤痕,更让我的脊柱永远失去了正常生长的机会。但命运给予的重击,反而让我更早地明白了生命的重量。
2007年,经过层层考核,我成为了宝安区中医院的一名推拿治疗师。记得第一天上班,我提前两个小时到达诊室,反复练习每一个手法。我知道,作为一名残疾人,我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从那时起,每天接诊三十多位患者,工作十四个小时成为常态。我的手指经常因为过度使用而颤抖,脊柱的疼痛时常让我夜不能寐,但每当看到患者舒展的眉头,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继续前行的动力。
在深圳这座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城市,我不仅建立了自己的事业,也收获了家庭的温暖。父母的理解、妻子的支持、两个女儿的欢笑,都是我前进的动力。记得大女儿曾问我:“爸爸,为什么你总是站着工作?”我笑着回答:“因为这样能更好地帮助病人啊。”其实,长时间的站立对我是极大的考验,但为了给患者最好的治疗效果,我愿意承受这份痛苦。
足球一直是我生命中的一束光。虽然身体条件不允许我像常人一样在球场上奔跑,但我始终保持着对这项运动的热爱。通过科学的锻炼,我不断增强自己的体能,这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更是向自己证明: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身体的完整,而在于内心的坚韧。
深夜的诊室里,我常常独自整理推拿床。心脏的憋闷感提醒着我身体的极限,但肩上的责任让我不能停下脚步。我知道,在这个城市里,还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价值。我们或许不够完美,但正是这些不完美,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更加努力地活着。
生命给予我们每个人的重量不同,但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承担这份重量。我的故事或许平凡,但我希望它能告诉每一个正在奋斗的人:无论命运给予我们怎样的起点,只要我们愿意承担,生命终将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