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山
时隔一个半月,光因科技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再传捷报。近日,经国家光伏质检中心权威认证,光因科技研发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在测试中实现31.27%的光电转换效率,刷新了光因科技在2025年2月创造的30.58%的世界纪录,在全钙钛矿叠层技术领域持续领跑全球。这一成果不仅远超晶硅电池29.43%的理论极限,更标志着全钙钛矿叠层技术正式迈入“31%+”的高效时代,为产业打开了全新的想象空间。
光电转换效率不到一年提升近2个百分点
这一成果并非孤立。过去三年间,光因科技已连续14次刷新钙钛矿光伏电池世界记录,其中3次刷新全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纪录,从2024年5月以29.34%的效率打破当时的世界纪录,一举跃升至如今的31.27%,不到一年时间效率提升幅度近2个百分点,迭代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技术急速迭代的背后,是光因科技构建的“单结筑基,叠层突破”的双轨研发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只有将钙钛矿单结电池做到极致,才能为全钙叠层电池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全钙叠层技术的突破,本质上是单结技术成熟度的外显。在单结电池领域,光因科技已经构建了完整的技术矩阵。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在钙钛矿单结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全钙叠层电池技术方面,光因科技解决了复杂的材料配方体系优化问题,通过优化材料配方、改进器件结构和精细化制备工艺,成功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实现了叠层电池效率的大幅提升,3次打破世界纪录。
“需要指出的是,全钙钛矿叠层电池虽然潜力巨大,但离商业化的距离还比较遥远。”采访中,光因科技负责人解释道,相比单结电池,全钙钛矿叠层电池需要精确调控两层钙钛矿的性质,涉及复杂的材料配方体系优化,这也对材料的稳定性和制备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面对商业化还远不成熟的全钙钛矿叠层电池,光因科技对全钙钛矿叠层技术进行了实验室级别的高水平储备。”该负责人表示,只有把钙钛矿单结电池做好,把钙钛矿单结电池的产业化、商业化做好,才有可能把钙钛矿叠层电池做好,才能把钙钛矿叠层电池的产业化做好。
“硬技术”突破、“真量产”实践
技术突破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产业化落地,光因科技在这一方面同样展现出令人惊叹的速度与效率。2025年3月20日,光因科技200MW钙钛矿光伏电池产线成功贯通出片,首批1.2m×0.6m平方米级组件正式下线。从2025年2月20日核心设备搬入,到全线贯通出片仅用时29天,从2024年11月27日开工建设开始计算,产线建设到贯通出片不到4个月,这一速度创造了行业新纪录。
站在31.27%效率的新起点,光因科技正加速推进产业化战略,下一步将启动GW级产线规划,加快实现从MW到GW的产能跨越,并携手合作伙伴探索光伏消费电子、BIPV、分布式电站等场景应用,不仅要创造效率纪录,更要让创新技术走出实验室,以“硬技术”突破和“真量产”实践,惠及千家万户。
据悉,截至目前,光因科技已连续14次打破钙钛矿电池效率的世界纪录,并登顶马丁·格林(Martin Green)的《太阳能电池效率表(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第64版、第65版,两次登上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太阳电池最高研究效率图》,在四项核心技术指标上世界第一,无论是1c㎡单元电池,还是1200c㎡大组件;无论单结效率,还是全钙钛矿叠层效率;无论效率,还是稳定性,光因科技(SolaEon)都是目前世界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