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熊丹丹
记者从十五运会深圳光明赛区委员会获悉,日前,深圳光明赛区迎来重要节点,由十五运会广东省执委会组织的专项团队对光明赛区的5个竞赛场馆(含场地)进行了严格的体育工艺验收,全部获通过。
▲光明国际马术中心效果图。
光明区将承办十五运会三项赛事(均为竞技比赛),分别为马术(盛装舞步、场地障碍赛、越野赛)项目和自行车(竞速、自由式)、足球比赛项目,涉及光明国际马术中心、科学公园马术越野赛道、竞速小轮车场、虹桥公园自由式小轮车场、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5个场地。这次通过验收的5个竞赛馆(场)地中,最吸睛的就是光明国际马术中心和竞速式小轮车场地。
光明国际马术中心以“木构新境、众檐共景”为设计理念,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坡屋顶造型,采用钢木结合结构体系,最大木梁跨度达96米,属国内单体尺寸最大的木结构工程之一。项目引入BIM三维信息模型技术,配合装配式施工工艺,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并有效减少现场污染,充分展示了绿色建材的可持续价值与木结构建筑的结构美学。
竞速式小轮车场地则以其极高的专业性和环保标准引人关注。该项目通过精细化设计与建造,对每条赛道的障碍坡度与弧度进行精准控制,严格符合国际赛事标准。场地铺设选用进口天然红土作为面层材料,原料采用纯天然开采工艺,不含任何化学添加成分,确保比赛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环境负担,展现了“低碳、绿色”的办赛理念。
深圳是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重要承办城市,将承办闭幕式及多个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残疾人体育项目。作为深圳重点承办赛区之一,光明区在场馆建设中坚持高标准推进、高效率落实、高质量呈现,全力打造安全、绿色、智能、专业的赛事基础设施。
此次验收工作覆盖5个竞赛馆(场)地,评估内容涵盖结构安全性、赛事功能适配性、绿色环保性能等多个维度。专家组通过现场勘查、技术评估和系统审查,一致认为光明赛区体育工艺设计科学、施工质量优良、环保指标达标,具备承办正式比赛的能力。
随着验收工作的顺利完成,光明区各赛事场馆全面进入赛事化调试阶段。接下来,光明区将重点开展场馆运行演练、设施系统调试、赛事流程测试等工作,围绕“安全、专业、友好”的目标持续优化,为即将到来的测试赛和正式比赛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新闻】
光明区拉开全运会志愿服务筹备大幕
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杨曦 通讯员 梁文雪
随着第十五届全运会进入200天倒计时,近日,光明区以一场别开生面的“志愿V光 全城好运”活动,正式拉开全运会志愿服务筹备大幕。作为绿美生态标杆城区,光明区创新提出“礼遇先行、全民共建”理念,通过打造四季礼遇体系,让志愿者成为全运盛会的最美主角。
活动现场,光明区全新升级的志愿V光 全城好运四季礼遇计划正式发布。该计划以春、夏、秋、冬四季为时间轴,构建“绿美先锋·播种希望”“清凉守护·志愿同行”“丰收赋能·文明共建”“暖冬行动·志愿有光”四大主题礼遇矩阵。全年将表彰28支标杆志愿团队及1400名优秀志愿者,每个季度评选7支优秀团队和350名先进个人。礼遇内容涵盖荣誉勋章、项目扶持基金、健康体检套餐、定制培训课程等12项权益,通过“表彰激励+资源赋能+人文关怀”三维驱动,构建志愿服务正向循环机制。
在2025年第一季度“绿美先锋”礼遇计划中,志愿者个人与团队均能获得丰厚激励。团队将获得荣誉证书、主题团建活动、区级体育活动优先参与权以及媒体宣传报道;个人则可获得定制礼品、光明农场大观园门票、专业体测券以及公共安全志愿服务培训课程等福利。启动仪式现场,首批7支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和350名先进个人被授予“绿美先锋”荣誉称号,激励广大志愿者积极投身全运服务。
活动当天,24名志愿者代表围绕四季礼遇计划展开深入研讨,为优化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言献策。据悉,光明区后续将搭建“社会+公益”资源支持平台,通过礼遇合作、项目共建等方式,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推动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