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祖兰 通讯员 孔伊彤 文/图
4月20日,由宝安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与云集智造联合举办的“AI赋能·智造未来”成长型企业数智化转型精英培训课第一期在深圳宝安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宝安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汇聚了来自制造业、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企业高管,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路径与实践经验,为成长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前沿思路与落地方法论。宝安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为此次活动提供了场地支持与资源对接,确保了培训课的顺利举办。
从实验室算法到车间数字孪生
AI落地最后一公里
本次培训特别邀请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明旒教授,为各位精英带来数智化转型的前沿智慧。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在制造行业的应用落地是明旒教授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本次培训,他从1950年代AI的诞生讲起,详细解析了符号主义AI、两次AI寒冬以及深度学习的复兴。他指出,工业经济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其数字化转型潜力巨大,推动AI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深度应用,尤其是帮助中小企业突破技术壁垒,将成为未来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明旒教授。
针对AI在制造行业的应用落地,明旒教授着重分享了AI技术助力制造企业从单点破局到全域赋能,从事后分析到前瞻预测的深度应用,并基于当前我国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指明了制造企业全生命周期融合AI发展的路径,即“单点提效-数据驱动-实时干预-智能规划”。
同时,明旒教授还提到,当前AI在互联网行业的渗透率较高,但在制造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中小企业面临数据孤岛、技术门槛等挑战。他强调,未来AI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需要政策支持、技术普及与生态协同。
▲企业家们针对AI如何落地应用于制造行业提问。
大模型革命
给制造业装上“最强大脑”
云集智造CTO陈翔聚焦AI大模型技术在制造业场景的落地实践。他结合企业案例,深入解析了Transformer架构、自注意力机制等核心技术,并分享了AI在制造业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如智能客服、视觉质检、工艺知识库、预测性供应链等,并展示了AI在优化采购、生产计划中的巨大潜力。同时还特别介绍了云集智造的全流程智慧经营管理系统“经营宝”如何通过AI经营管理、MRP全局实时运算、流程集成管理、任务自动发放等功能模块,高效率低成本地帮助企业有效降低呆滞率、提升交付效率,实现向智慧经营管理方向的转变。
▲云集智造CTO陈翔。
实景参观
AI驱动的智能制造先锋企业
活动下午,与会嘉宾实地参观了深圳市靖邦电子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车间。靖邦电子生产总监蒋耀先亲自带队,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出库、深入SMT车间,观摩了从测试、自动化包装到AI质检等全流程数字化应用,也展示了员工在车间的全流程数字化系统操作。
▲靖邦电子生产总监蒋耀先带队进行实地参观。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深圳市靖邦电子有限公司CEO罗心华,他以亲身经历的“企业生死故事”,深入阐释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并分享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化转型的实战经验。罗心华回顾了转型前面临的挑战,详细介绍“决策与共识、行动方案制定、试点先行、全员参与”四个关键步骤,同时强调“一把手工程”和“小步快跑”策略是实现成功转型的重要保障。
▲深圳市靖邦电子有限公司CEO罗心华先生。
活动以云集智造数智化转型解决方案总监唐铂原的分享结尾,他从数字化发展阶段切入,分析了制造业从工具化到智能化的演进历程。他强调,在当前AI与大数据技术驱动的企业数字化转型阶段,数据治理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核心基础。同时他还介绍了“经营宝”全流程智慧经营管理系统的设计理念,通过全流程数据拉通和AI驱动决策,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他呼吁成长型企业抓住AI机遇,从局部试点迈向全域赋能。
▲云集智造数智化转型解决方案总监唐铂原。
下一步,中国信通院宝安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将进一步整合产学研多方资源,汇聚业界专家、学术机构、企业实践者的优质资源,持续推动AI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场景拓展与规模化应用,围绕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应用展开深度探索与实践,为大湾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中国信通院宝安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二楼场地现面向企业、院校免费开放,可承接论坛、大型会议、沙龙、研讨会、发布会等多种活动类型。现场可容纳30-100人,内部设施专业齐全,配备20米落地大屏,支持公开或闭门会议形式,采用预约制管理。该场地已成功举办超50场围绕科技、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等主题的大型活动。同时,主办方需支持创新中心以场地支持方身份进行活动宣传。
场地地址:宝安区桃花源科技创新第四分园B1栋2F(水库路与尖岗山大道交叉口)
预约咨询:孔老师 13590246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