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短信验证登录
60s后重发
提交验证平台将为您自动注册账号,代表您确认已阅读并同意《宝安湾用户协议与隐私条款》 《宝安湾用户隐私保护政策》
返回

龙华文艺 | 酒与河

2025-04-28 09:08 来源:宝安湾

唐兴林/文

在4·23世界读书日这个充满书香气息的日子里,著名作家阿来先生到宁夏中卫这片土地上,与读者分享他的新作《大河原》背后的创作缘由。阿来先生以其独树一帜的讲述方式,将多次深入黄河源区的考察经历,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呈现在大家眼前。

他的足迹遍布青海达日、治多、玛多、共和等地,每一处都留下了他探寻的印记。他用细腻的文字,精心记录下当地的自然风光与厚重的人文历史。在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中,阿来先生重点深入剖析了《大河源》的创作思路,全方位展现了这部作品的创作历程,更是深入阐释了他所秉持的“大地写作”核心理念:以一种谦卑恭谨的姿态,去倾听自然的声音;用优美而深邃的文学语言,重构大众对生态的认知;在不断行走的过程中,完成对现代性的深刻反思。他饱含深情地说:“真正的自然文学,是从土地里生长出的带着体温的文字。”在阿来先生的言语间,藏地的豪迈粗犷与汉地的儒雅温润完美交融,恰似一幅绚烂多姿的画卷,在众人面前缓缓铺陈开来。台下的听众整齐端坐,沉浸其中,有的频频点头,似在与先生的思想共鸣;有的奋笔疾书,试图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

午后,阿来先生前往腾格里沙漠,实地考察麦草方格治沙成果。在沙漠中,他时而半跪在地,专注地拍摄着那些顽强生长的沙漠植物。陪同人员在一旁,为他讲述着治沙经验以及各种沙漠植物的独特情况。无论是身处广袤的沙漠,还是伫立在黄河之畔,阿来先生都鲜少言语,仿佛沉浸在对中卫与沙漠、黄河如何和谐共生这一宏大命题的思考之中,思索着如何在这片土地上书写一篇壮丽的大文章。四月的风裹挟着细沙轻轻掠过,黄河水带着泥沙浑浊地流淌,而他却看得如痴如醉。有人好奇地询问,他只淡淡地说:“看水里的故事。”众人听闻,只当这是一句玩笑话,却不知这恰恰是他内心最真实的表达。

夜幕悄然降临,聚餐时分,酒过三巡,阿来先生的真性情彻底展露无遗。一位女读者兴致勃勃地与他玩起酒令,然而接连三局都败下阵来,便想免去饮酒。阿来先生却不让,眼镜片后的双眼闪烁着如顽童般狡黠的光芒,说:“规矩便是规矩。”女读者嗔怪他学得太快,他竟大大方方地点头承认,紧接着话锋一转,幽默地说:“不过嘛,关爱老人也是应该的。”此言一出,众人哄堂大笑,他自己也笑得开怀,眼角的皱纹都堆叠起来。席间,有人热情相劝,希望他能多留几日。他笑着回应,待成都酷暑之时再来,还兴致勃勃地描绘着届时的场景:要去酒庄,就着西班牙火腿畅饮红酒,还要纵情歌唱。说这话时,他的眼睛微微眯起,眸中满是向往,仿佛那欢乐的场景已然就在眼前。那一刻,不禁让人想起《尘埃落定》里那些令人沉醉的段落,原来书中藏地的浪漫,正源自眼前这个好酒乐歌、充满真性情的灵魂。

我有幸获赠阿来先生的著作《大河源》,短短两日便将其读完。我自幼生长在黄河之滨,自以为对这条母亲河已了如指掌,然而读完此书,才惊觉自己的认知竟是如此浮浅。阿来先生笔下的河流,绝非地理课本上那冰冷刻板的线条,也不是游客眼中司空见惯的寻常风景,而是一条有血有肉、承载着记忆与情感的生命之河。他细腻地描绘着河水在源头如何涓涓汇集,又如何一路奔腾不息,在漫长的流淌过程中,“记住”了每一座巍峨耸立的山峰,每一道幽深静谧的峡谷。读着这些文字,不禁恍然明白,他哪里只是在写河,分明是在书写一个民族绵延不绝的命脉,是在诉说岁月深处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合上书时,窗外已是黄昏时分。远处的黄河泛着金色的光芒,沉默却又充满力量地流淌着。不禁遐想,若此刻阿来先生也在此处,大约又会指着河水,娓娓讲述那些藏在水流里的故事。而这一次,透过《大河源》的文字,似乎终于能够听懂河水的低语,触摸到它深沉的灵魂。

关于我们

宝安湾隶属深圳市宝安日报社。《宝安日报》作为深圳报业集团子报,承担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三区机关报职能,兼具社区报特点,是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党委、政府指导全区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目前,宝安日报社正致力于打造中国优质的县区级融媒体,守正出新,砥砺奋进,明确了“讲好大宝安故事,发出大宝安声音,展示大宝安风貌,唱响大宝安自信”的总基调,坚持正能量、高格调、鲜活趣,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商报路2号新媒体大厦17层

联系电话:0755-29454525

粤ICP备2020138679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barbzh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