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红/文
曾有幸得到秦锦屏老师的亲笔签名新作《给孩子的校园剧本》。书的封面是渐变的蓝色,蔚蓝的大海和流星划过的天空连成一体。游弋的鱼,绚丽的水草,叼着书本的小鸟和倒在一本故事书上做美梦的小女孩,像极了我小时候的梦幻世界。
迫不及待翻开书,一下子沉入了戏剧的世界。仿佛成了里面的每一个角色,舞蹈的白鹭,歌唱的丁小鱼,朗诵的清洁工,手舞足蹈的小土豪,重情重义的小鸭子,苦口婆心的余老师……一边阅读这些剧本,一边在心里上演一台又一台独角戏,我酝酿每一个主演的台词动作,也揣摩每一个群演的表情。想象的翅膀舞动,舞美灯光和服装道具通通都在这挥洒的想象中完美体现。一口气看完这些短剧,感觉过足了戏瘾。
剧作者秦锦屏老师用她细腻活泼的笔触细致地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幕幕生动的场景。她说:“愿这些能发出声音的文字,进入你生命的舞台。”戏剧与教育结合,成为教育的一种独特方式,或许这也正是戏剧的出路。戏剧进校园,让我们的孩子们“演”起来!
作者认为戏剧带给人思考,带给人创造,带给人改变。她的话打开我的记忆闸门,打捞起那些属于我的舞台我的戏。
小时候,我是个笨嘴笨舌的女孩,看起来很腼腆,内心却十分丰富。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带着弟弟妹妹在邻居家玩,被邻居家的霸道小妹妹欺负得哭了,我却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做,只好带着哭哭啼啼的弟弟妹妹回家了。回来了,心有不甘,忿忿地在心里对话,把整个场景一遍一遍回想,把没有说出来的话回怼过去、没有发出来的狠演绎一遍。
再大一点,能看懂连环画,童话书,还能搬着小板凳和大人们去看花鼓戏、皮影戏、露天电影,我的戏开始从心里走上舞台。舞台是家里的老式花板床,道具是随手可得的家什。只要我愿意,就能让枕头变成孩子,凳子变成王子,床单变成最漂亮的嫁衣。家里有妈妈做缝纫剩下的很多花布头,我把它们做成花头饰。拿一条破旧的蚊帐披上,我的剧院开张了。只要家里没有人,我就开始又唱又演,又蹦又跳的……
在我的戏里,我有一条自己设计制作的无袖吊带公主裙。从颜色到款式再到每一条荷叶边的细节,我花了好几个晚上在心里构思设计。我的舞台我的戏就这样让我变得爱美爱干净,变成一个更美好的自己。
我的舞台和我的独角戏终于在读小学三年级后成为历史。我和剧作家秦锦屏老师一样,战胜了胆小羞涩的自我,开始举手要求参加学校的六一儿童节节目表演。后来我敢于在班会课上举手发言,做了老师口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我带着我的学生们多次主持策划了全校的圣诞戏剧节、元旦中英文文艺汇演……我就是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在戏剧里成长的。
戏剧舞台上的孩子们是幸福的,他们在对这些优秀剧本里每一个角色的演绎中,学会思考和理解,明辨是非对错,学会想象和创造,体验真善美,孕育梦想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