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短信验证登录
60s后重发
提交验证平台将为您自动注册账号,代表您确认已阅读并同意《宝安湾用户协议与隐私条款》 《宝安湾用户隐私保护政策》
返回

首期解读长江流域文化!2025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宝安讲坛启动

2025-04-29 07:59 来源:宝安湾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庄典 通讯员 彭艳艳/文 记者 宋璐/图

4月26日下午,2025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宝安讲坛首期讲座在宝安1990小剧场开讲。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带来《玉耀长江:石家河城址与玉器》专题讲座,以详实的考古成果与生动解读,揭开长江流域史前文明的神秘面纱,带领观众探寻长江流域独特的文化基因。

ac0d25e4-4d53-44ed-9012-12c1ef76c8d9.jpg.2.jpeg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带来《玉耀长江:石家河城址与玉器》专题讲座。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宝安讲坛是宝安公共文化品牌高质量发展行动的重要活动内容,也是宝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活动之一。本次讲座由宝安区委宣传部、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博物馆承办。今年,宝安讲坛计划开展4期讲座,邀请国内学界“大咖”齐聚宝安,聚焦石家河、仰韶、石峁、井头山等遗址开展讲座,诚邀文博爱好者共赴文明探源之旅。

本次讲座在南方+、文博圈视频号、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视频号上同步直播,吸引逾4万人次在线聆听。讲座上,曾数次以“国宝守护人”和“考古代言人”身份亮相多档节目、被誉为“网红馆长”的方勤,向宝安讲坛的观众描绘了石家河古城的宏伟景象:环绕核心城址的17座卫星城,总面积近350万平方米,它们以“众星拱月”之势分布,构成了长江中游地区最早的城市群落,为探究长江中游在中华文明早期进程中的关键地位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实证。

方勤指出,最新考古发现确认的石家河古城东、北城墙宽80米至100米,可应对南方雨水多的防护需求,其水利系统包括护城河、堤坝、小型水库、灌溉系统等,这些新发现均反映了距今5000年的长江流域先民对于水资源的管控与利用,是长江水利文明发展高度的体现。

讲座当天,“寻迹华夏——中华文明溯源图片展”同步开展,展览引进自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展出十余个主要考古遗址的二百余件文物图像,系统展现中华文明从起源、形成到早期发展的历史脉络。在展览配套举办的“探秘石家河:中华文明之源的陶玉之旅”活动中,来自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的老师,与市民一起复刻4000年前的陶塑“手办”,以及石家河文化中精美的玉器造型。活动吸引多位香港学子踊跃参与,与深圳学子共同完成手作体验,完成一次深化深港青少年文化交流的实践。

关于我们

宝安湾隶属深圳市宝安日报社。《宝安日报》作为深圳报业集团子报,承担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三区机关报职能,兼具社区报特点,是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党委、政府指导全区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目前,宝安日报社正致力于打造中国优质的县区级融媒体,守正出新,砥砺奋进,明确了“讲好大宝安故事,发出大宝安声音,展示大宝安风貌,唱响大宝安自信”的总基调,坚持正能量、高格调、鲜活趣,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商报路2号新媒体大厦17层

联系电话:0755-29454525

粤ICP备2020138679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barbzh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