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短信验证登录
60s后重发
提交验证平台将为您自动注册账号,代表您确认已阅读并同意《宝安湾用户协议与隐私条款》 《宝安湾用户隐私保护政策》
返回

热饭菜里的幸福滋味!宝安多个街道打造社区、园区公共食堂

2025-05-08 07:15 来源:宝安湾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盼盼 刘杰 韩翀 通讯员 彭天奇 罗裕昭/文 宋璐/图


编者按

“民以食为天”,在宝安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如何解决好居民和企业员工的吃饭问题,是重要的民生课题,也与营商环境优化息息相关。近 期,宝安区多个街道积极探索创新,让公共食堂建设成为提升城市温度与竞争力的有力举措。


近日,记者兵分多路走进宝安的公共食堂,去品尝这份属于宝安的“幸福滋味”。记者了解到,新安街道创新运营模式,让“小食堂”体现“大民生”;西乡街道园区食堂以便捷实惠的服务,成为员工的“心头 好”;福海街道以“干净卫生微利”为准则打造公共食堂,赋能营商环境升级;沙井街道打造智慧餐厅,实现多方共赢……这些街道的实践,不仅为人们带来了“舌尖上的幸福”,更彰显了城市发展中的人文关怀。



宝安区多个街道积极探索创新,建设充满幸福滋味的公共食堂,为社区居民、企业职工带来了便利与实惠,提升了城市温度与竞争力。



 宝安新安熟食中心:

让便利与实惠“同灶共香”


作为“首善街道”,新安街道率先试点,在布心社区打造“公共食堂”——宝安新安熟食中心,以股份公司提供场地、街道引入规上团餐企业欢筷中央厨房运营的创新模式,为周边园区企业员工、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幼群体,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实惠,成为基层民生服务的全新范例。


1.jpg

午餐时间,周边园区企业员工、社区居民前来宝安新安熟食中心排队等待就餐。


创新协奏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宝安新安熟食中心——布心社区这家“公共食堂”的运营模式堪称精妙。上合股份合作公司以低租金的形式提供场地,解决了餐饮企业前期高昂的租金成本问题。新安街道则积极牵线搭桥,引入实力雄厚的规上企业欢筷中央厨房负责日常运营。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了各方优势。


“作为专业的中央厨房配餐企业,我们在食材采购、菜品烹制、就餐环境等方面建立了严格的标准体系,以确保食品安全、营养健康和高效运营。”欢筷中央厨房相关负责人说。


幸福滋味

暖心餐食低至7元


“这里的饭菜真不错,三菜一汤只要7块钱,营养又实惠,重点是这里的人对我们很关照,排队打菜的时候,大家都很谦让我们。”家住布心社区的黄阿姨笑呵呵地说。对于社区的长者,公共大食堂无疑是他们生活中的暖心港湾。食堂特别推出的长者优惠套餐,三菜一汤仅需7元,且保证菜品丰富多样、营养均衡,为老人们提供了健康美味的饮食选择。


除了长者优惠,食堂还贴心地为辖区居民提供13点后免费爱心午餐服务。这一举措深受居民赞誉,尤其是对于一些生活困难的家庭而言,更是解了燃眉之急。“我平时一个人生活,做饭不太方便,这个免费爱心午餐让我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独居的吴阿姨动情地说道。


针对周边园区企业员工,这里同样有着独特的吸引力。“以前在公司附近的餐馆吃饭,价格高不说,还不一定能保证卫生和营养。现在好了,走路几分钟就到这里,饭菜质量又好,价格还实惠。”某企业员工周女士对食堂赞不绝口。


经济平衡

微利运营细水长流


从经济效益来看,这家“公共食堂”也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惠民食堂要实现微利运营,关键在于建立稳定的农产品和肉制品供应链,优化成本控制,同时确保食材质量。前期要进行精准市场定位,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的饮食习惯、口味偏好、消费能力等信息,制定针对性的菜品和服务方案,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欢筷中央厨房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食堂通过与本地农产品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引入数字化管理,优化供应链效率,实现了食材的稳定供应与成本控制。这种微利运营模式,不仅让居民和企业员工享受到实惠,也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安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在兴东、大浪等企业园区密集区域,进一步筛选合适的国有企业物业,鼓励更多规上餐饮企业投身“公共食堂”建设,让这一民生福祉惠及更广泛的群体。



 西乡街道园区食堂:

让职工不出园区就能吃上热乎饭


5月6日,记者走进奋成智谷下沉广场,开业不久的园区公共食堂内人头攒动,35道荤素搭配的菜肴香气扑鼻,员工们端着餐盘有序挑选。自4月19日运营以来,这座400平方米的食堂迅速成为园区2000余名员工的“心头好”。“不用出园区就能吃上热乎饭,人均不到20元还能自选分量,比点外卖实惠多了!”职工田女士的感慨,道出了西乡街道公共大食堂的暖心成效。


园区员工有序排队就餐。


便捷实惠

园区员工告别“吃饭难”


奋成智谷食堂选址下沉广场,员工从负一楼电梯厅直达餐厅,避雨防晒的设计尽显巧思。室内座位与露天餐位错峰使用,消毒柜、空气净化器、米油展示柜等设备全程护航食品安全。


记者在现场看到,五谷杂粮饭、免费糖水等健康饮食选择颇受欢迎,30余个电饭煲同时保供热餐,按克计价的智能称重系统让“光盘行动”成为常态。


据餐厅负责人张晓介绍,奋成智谷食堂,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每天可满足800人多人就餐。目前食堂供应午餐、晚餐,正着手准备早餐档,方便职工和群众用餐。该食堂菜品按重量购买,平均每人每餐花费不超过20元。5月,食堂推出了9折优惠活动。此外,餐厅面向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社区环卫工、幼小中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推出爱心折扣价。


奋成智谷园区负责人郭景锋介绍,作为腾讯村所在地,奋成智谷园区配套建设备受关注。园区致力于为员工打造更便利的办公环境,相继打造了便利店、咖啡厅,如今公共食堂也投入运营,受到园区员工好评。


贴心服务

多个食堂织密服务网络


西乡街道经济发展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辖区内已建成4处园区公共食堂:除了奋成智谷外,前海科兴科学园“田番茄食堂”建筑面积为800平方米,桃花源科技创新园打造1000平方米的大食堂,汇智研发中心臣田食堂可同时容纳300人用餐,共同构建起覆盖企业高管、员工及周边居民的多元餐饮服务体系。


为持续扩大惠民覆盖面,西乡街道正加速推进大铲湾蓝色未来科技园、益成工业区及金环宇大厦3处社会食堂建设,专班人员已启动与园区运营方的对接,从动线设计到餐系配置全程跟踪服务。与此同时,引入红葱头、中膳食品等专业化团餐企业,推动餐饮企业与重点园区开展供需对接,让公共食堂更好地服务企业员工。


在制造业大区,优质公共服务正成为宝安区园区转型升级的“软实力”。西乡街道将公共食堂建设列为优化营商环境工程,对于年轻科研人员、大学生等群体而言,步行可达的卫生食堂、便利店与咖啡厅构成的“10分钟生活圈”,显著提升了工作幸福感。正如西乡街道经济发展办相关负责人所言:“园区留住人才不能只靠高薪,更要让他们吃得好、工作得舒心。”



 福海街道公共食堂:

以“干净卫生微利”守护职工舌尖


在宝安区福海街道中粮(福安)机器人科技园,午间12点的健康大食堂,数百个餐位座无虚席,川湘菜系的麻辣鲜香与粤式清蒸的镬气交织,扫码支付的电子音此起彼伏。这幅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场景,正是福海街道以“干净卫生微利”为准则打造的公共食堂生态的生动缩影。


福海街道中粮(福安)机器人科技园健康大食堂镬气交织。


职工坦言园区食堂比外卖实惠


据了解,中粮(福安)机器人科技园位于宝安区福海街道,园区共有26家企业3500多名员工。该园区健康大食堂建筑面积达1025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人就餐。“清蒸鲈鱼、小炒肉、椒盐虾……”据该园区物业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精准服务员工,园区食堂曾做过精准调研,譬如园区内的员工多以“两湖两广”为主,那菜品出品自然少不了粤菜和川湘菜品的考量。


“一荤一素10元、两荤一素12元、三荤一素14元……”在食堂玻璃窗的显著位置,一份亲民的价格表清晰可见。“这里就餐方便安全又实惠,是我们企业员工就餐的首选。”来自园区凯仕德静电科技的尹林勇告诉记者,园区大食堂是他就餐的首选之地,食材新鲜、价格实惠可比外卖强多了。


在福海,公共食堂正成为街道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温度计”和“黏合剂”,吸引更多年轻大学生、科研人员在此就业、扎根。


记者获悉,除打造中粮(福安)机器人科技园健康大食堂外,福海街道目前已打造福安智造产业园惠民大食堂,可服务园区8家优质企业3000多名员工,建筑面积达5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人就餐;立新湖创意园食堂,服务竹鹤科技1500多名员工及园区80多家初创型企业,建筑面积达6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00人就餐;中晟会港湾便民食堂,服务20多家优质企业1000多名研发办公人员,建筑面积达5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00人就餐。此外,瀚宇湾区创新港福海工会大食堂,可服务园区20万平方米生产研发企业员工,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800人就餐。


这些公共食堂的建设,为宝安制造的企业员工提供“十元吃饱、十几元吃好”的消费水平,更重要的是守护着每一位企业员工“舌尖上的安全”。


近期拟再建5处公共食堂


经前期调研,立足企业实际需求,近期,福海街道将再建5处公共食堂。譬如,在宝安实业的福宁高新产业园、宝安产发的福盈第二工业区、宝安交投的万延工业区等3个区属国企物业以及桥头股份公司富桥第三工业区、和平股份公司和景工业区等2个面积较大的集体企业物业,按照“干净卫生微利”的原则筹建5公共大食堂,让企业员工食得安心、放心,更省心。


福海街道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街道已动员纳统企业积极参与公共大食堂这项民心工程中来,目前已与食美乐餐饮、悦众餐饮、富宏餐饮等3家有大饭堂经营、管理经验的餐饮纳统企业接洽,为其对接辖区重点园区,鼓励其参与到公共大食堂的建设中来,让微利“可持续”。



 沙井街道公共食堂:

智慧化降本守护职工餐盘福利


“滴……本次消费13.8元。”随着清脆的结算提示音,在巨基工业园工作的王女士熟练地将餐盘放在AI识别区,仅用3秒就完成了午餐结账,“比外卖便宜,关键是吃得放心。”5月7日上午11点半,位于宝安区沙井街道的巨基工业园恩斓阁智慧餐厅逐渐热闹起来。这家由沙井街道推动建设的公共食堂,正成为园区500余名产业工人的“能量补给站”。


1.jpg

园区员工有序排队就餐。


智慧场景点亮用餐体验


走进250平方米的餐厅,开放式取餐区摆满色泽诱人的25道左右菜品。青椒炒牛肉的香气与清蒸鱼的鲜香交织,搭配色彩鲜艳的蒜蓉西蓝花、玉米胡萝卜丁,引得排队的食客频频驻足。“顾客只需将餐盘放在指定位置,系统便能自动识别菜品并进行称重和结算,整个过程十分快捷。这种智能化的取餐方式不仅减少了人工成本,还实现了财务数据化和经营信息化,让食堂的管理更加高效。”餐厅负责人介绍道。


这种全流程智能化管理让运营成本大幅降低。依托沙井本土企业一动网新科技公司的AI识别系统,餐厅不仅实现了财务数据实时可视化,还通过动态销售数据优化备餐方案,食材损耗率下降。“系统会自动统计热销菜品,我们根据数据调整次日菜单,既减少浪费又提升满意度。”管理人员调出后台数据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一动网新科技公司是沙井辖区的小微企业,近年来在沙井街道的政策扶持下实现了快速成长。街道积极为企业搭建沟通平台,精准对接辖区餐饮、商超等企业需求,为其AI识别系统创造应用场景,推动企业自身技术迭代与市场拓展。


匠心烹饪守护烟火温度


记者了解到,这家食堂拥有一支专业的厨师团队,其中主厨是拥有20多年的厨师经验,能够烹饪出各种美味佳肴。此外,食堂还有4名员工及配菜阿姨负责洗菜、切菜等工作,确保食材的新鲜和卫生。


目前,食堂的日接待量达到500人左右,每天有大量的顾客前来用餐。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食堂还会根据季节和节假日推出特色菜品和活动。“我现在每月餐费能省不少呢!”在园区工作多年的电工张先生告诉记者。而对企业主而言,食堂更成为招工“加分项”——“员工稳定性明显提高。”巨基工业园负责人表示。


这份便利背后,是沙井街道创新民生服务的探索。街道通过企业走访发现,巨基工业园周边餐饮店分散,高峰期排队久,存在就餐难题。为此,街道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推进建设公共食堂,不仅让科技成果快速落地转化,更实现了政府、企业、用户多方共赢。下一步,沙井街道计划将辖区的蓝宝工业园、茭塘股份公司的云展广场作为新的试点单位,通过沙井纳统配餐企业,参与公共食堂运营,让企业和周边居民享受到家门口的便利和实惠。


关于我们

宝安湾隶属深圳市宝安日报社。《宝安日报》作为深圳报业集团子报,承担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三区机关报职能,兼具社区报特点,是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党委、政府指导全区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目前,宝安日报社正致力于打造中国优质的县区级融媒体,守正出新,砥砺奋进,明确了“讲好大宝安故事,发出大宝安声音,展示大宝安风貌,唱响大宝安自信”的总基调,坚持正能量、高格调、鲜活趣,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商报路2号新媒体大厦17层

联系电话:0755-29454525

粤ICP备2020138679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barbzh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