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短信验证登录
60s后重发
提交验证平台将为您自动注册账号,代表您确认已阅读并同意《宝安湾用户协议与隐私条款》 《宝安湾用户隐私保护政策》
返回

桥里桥外|寿星国宝如龙桥

2025-05-13 08:20 来源:宝安湾

廖立新

 

 

 

中国廊桥看浙江,浙江廊桥看庆元,庆元廊桥看月山村。

 

一个小小的月山村,在穿村而过的举溪之上,首尾约两华里的长度内,居然曾经建有10座廊桥,其密度之高着实令人咋舌!

 

如龙桥(2023年8月16日摄于浙江省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

 

如此之多的廊桥,一则可以让人遥想这条古村当年人口之稠密、市面之繁华,二则可以让人感受村中人物之雅趣,将人文之美与山川田园之胜完美融合。

 

月山村虽然隐于浙西南幽深寂静的大山深处,但自古以来就是浙闽通衢,古道众多,闽省可通寿宁、福安、政和,浙境可通泰顺、平阳,往来客商、行人不绝如缕。

 

在“二里十桥”的月山村,最有名的廊桥当数如龙桥,其结构之复杂、工艺之精湛、功能之完备、造型之优美,堪称我国现存木拱廊桥中不可多得的典型范例,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尽管自驾来到月山村时已近黄昏,一路翻山越岭也令我疲惫不堪,但我依然无法稍稍抑制一睹如龙桥风姿的热望,连旅馆也顾不得去找,就直奔如龙桥头。

 

此刻,太阳已经隐身于山后,金色的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散射开来,勾勒出如龙桥绝美的剪影。与桥身相对的后山,脊线逶迤,古松森然,仿若一条矫健的游龙,从远方腾云而来,顺着山势一头扎进举溪饮水,那错落起伏的桥身就像探身下倾的龙头,以“如龙”二字来给桥命名,可谓尽得山川形胜之妙。走近北端桥头石台,只见桥身横贯,楼阁高耸,飞角翘檐,直冲云天,让人恍惚间有一种置身阿房宫的错觉。

 

踏着桥台石阶拾级而上,九间廊屋一字排开。28.2米的长度,6米的宽度,使得廊屋空间开阔,丝毫没有局促感。北端廊屋上有钟楼,南端廊屋上有桥亭,中间廊屋上有藻井。藻井上的如意斗拱,层层叠加,宛如一朵朵盛开的莲花,其造型巧夺天工,在全国独一无二。细究之,这如意斗拱除了起到装饰作用外,也极符合科学原理,能将廊屋顶部重力科学分解,分散平衡,使廊屋更加稳定坚固。桥身内壁,两侧设置条椅,供人安坐休憩。桥身外壁,鳞叠三层木板,遮风避阳挡雨。在第三层木板上,开启圆形、桃形、扇形、花瓶形小窗,既可采光、通风,又是绝佳的取景镜框。

 

穿过廊屋,沿南端桥台石阶步出廊桥,下到桥下的步道,看到的是桥身下部的拱形结构。站在桥下河岸临水处,仰望这座净跨19.5米、矢高6.8米的编木拱桥,只见数十根粗大的杉木,以“三折边”(三节苗)“五折边”(五节苗)“剪刀撑”的工艺技术,编成结构严密的拱骨系统,组成双层拱面,撑起整个桥身。这种与北宋《清明上河图》汴水虹桥风格相似的木拱形式,在技术上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进,能够科学解决廊桥的受力问题,使得整座拱架系统具有抗压、抗弯、抗拉、抗侧移能力,能适应山区溪流湍急、山洪易涨的水文特点,有效避免洪水及其夹带物撞击带来的危险。

 

由此,不难理解,这样一座不知初建于何时、重建于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的木质拱形廊桥,为何能够抵御400年的风雨侵蚀,成为现存寿命最长的木拱廊桥。

 

2001年6月25日,如龙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闽浙木拱廊桥——如龙桥”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捧读这本“活着的建筑史书”,呼吸着月山村清甜的空气,一定可以洗去我570公里的征尘,让我穿越千年,梦回繁华。

 

(作者系作家、中学语文教师)

 

关于我们

宝安湾隶属深圳市宝安日报社。《宝安日报》作为深圳报业集团子报,承担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三区机关报职能,兼具社区报特点,是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党委、政府指导全区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目前,宝安日报社正致力于打造中国优质的县区级融媒体,守正出新,砥砺奋进,明确了“讲好大宝安故事,发出大宝安声音,展示大宝安风貌,唱响大宝安自信”的总基调,坚持正能量、高格调、鲜活趣,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商报路2号新媒体大厦17层

联系电话:0755-29454525

粤ICP备2020138679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barbzh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