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励建立 龙华区政协常委(经济界别),区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科达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鸿蒙生态脱胎于华为,在海思芯片、星闪技术的支持下具有极强的多端协同优势,在政务、医疗、交通等公共领域和智能制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龙华的产业适配性高。但目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鸿蒙生态示范场景缺乏。当前鸿蒙示范场景不足、缺乏样板示范和产品展示空间,企业普遍反馈市场接受度不高,产品往往需要安卓、鸿蒙两套系统并行,投入成本增加但产出甚至有所下滑,产业集聚效应和产业发展生态尚未形成。二是鸿蒙产业资源链接不足。鸿蒙生态需硬件、软件、服务等多环节协同,涉及产、学、研、用各方面,但各环节间资源联通不畅,存在企业间技术共享机制不完善、跨行业合作场景匮乏、数据离散性强难以收集运用等问题。三是鸿蒙开发人才严重短缺。鸿蒙作为新生系统,开发人员需要既懂操作系统开发又熟悉垂直领域场景,极为稀缺,且用人成本较安卓系统高50%以上。当前鸿蒙开发企业多为科创型企业,其运营成本中人力成本占比较高。为进一步助推龙华区打造鸿蒙原生应用特色产业园,建议:
一是强化场景赋能,增强市场信心。在政务服务方面,加快推动鸿蒙操作系统准入适配,推动多功能智能杆鸿蒙化系统建设。结合交通微循环、电动自行车治理等问题开展特色鸿蒙场景试点。利用鸿蒙系统为无人驾驶、低空经济等场景提供低延时通信支持,接入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平台,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新路径。在工业生产方面,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相关企业、园区打造智慧鸿蒙工业生产场景案例,以实际应用场景推动区内企业转型升级和智慧园区的建设。通过打造标杆案例,强化市场对鸿蒙系统的认可度和接受度,进一步推动场景开放和合作,形成鸿蒙生态良好循环。
二是加强平台赋能,探索行业标准。依托平台集聚鸿蒙生态资源,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共享数据和技术资源、探索跨行业合作开发成果共享机制,探索制定地区级开源鸿蒙行业标准和鸿蒙产业人才认定团队标准、地区标准,进而推广至湾区乃至全国。同时,在区内相关产业用房、资金扶持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开源鸿蒙技术成果展示中心,为开发者、企业提供技术交流平台,并进一步吸引相关资金、产业协会入驻,为企业提供资源保障。
三是用足区位优势,助推人才集聚。充分发挥产业大区优势,利用相关人才认定政策,引导传统工程师投身鸿蒙生态建设。同时,加强同电子科大、深圳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等高校合作,助推企业、学校联合培养鸿蒙人才,探索高校老师在企业、培训基地挂职制度,以及学生在企业、学校、培训基地三方培养机制,吸引更多学生落地龙华、扎根龙华,以人才之力共创鸿蒙产业生态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