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不在高,有英雄则名。
虎头山,位于伏牛山余脉、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尹集镇南部山区,海拔近400米,山体小却山势陡。80年前,虎头山上,日伪军疯狂进攻,新四军战士殊死抵抗。9个小时激战,新四军胜利完成阻击任务……一场以少抗多的铁血鏖战,打响了开辟豫中抗日根据地的第一枪。
1945年3月18日,延安《解放日报》以《挺进豫南的新四军五师连续粉碎敌三次扫荡》为题,专门报道背水一战的虎头山战斗。
7月8日,小暑过罢,赤日高悬,青峦叠翠的虎头山格外庄严肃穆。报道组一行驻足“英雄石”旁,沿着烽火印记,缅怀热血岁月里的英雄。
虎头山革命烈士纪念园大门 李贵生 摄
一次铁血阻击
1944年4月,日军为尽快结束亚洲战场的作战、扭转败局,调集精锐部队向河南正面战场发起进攻。
面对日军的疯狂垂死挣扎,中共中央果断作出“绾毂中原”的战略决策,电令新四军五师尽快进军河南、控制中原,进而开辟豫中抗日根据地。
母猪峡位于虎头山南部,北接豫中、南连江淮,为战略要塞。当时,国民党舞阳县政府顽固武装史聘侯部盘踞在虎头山脚下的母猪峡,为害一方。1945年2月7日,新四军五师河南挺进兵团在母猪峡组织战斗,一举扫除史聘侯部,缴获大批弹药、物资。
为抢夺史聘侯部物资,2月9日黎明时分,日军集结人马向占领母猪峡的新四军发起偷袭。当时,新四军正在转移战利品,同时派战士在虎头山下尹集镇唐寺沟一带布防警戒。
日军行至唐寺沟北约500米处时,被我哨兵发现。听到鸣枪报警后,一营迅速抢占虎头山高地,利用有利地形阻敌。日军以为找到了我军主力,迅速在山下架好枪炮,发起进攻,新四军战士毫不畏惧,据山对战。一时间,炮弹四下散落,机枪吐着火舌,虎头山上硝烟弥漫。阵地上白雪被鲜血染红,又被硝烟熏黑。
见士兵饥饿疲劳、已无斗志,日军指挥官恼羞成怒,脱掉棉衣、高举战刀,喝令强攻,日兵嚎叫着冲向山顶。
随即,双方展开肉搏战。一位年仅十几岁的新四军战士身受重伤,肠子流出体外,他忍着剧痛、手捂伤口躲到一块大石(这块石头被后人称为“英雄石”)后面,把枪架在石头上向日军射击。当日军指挥官骑马冲过来时,他迅速向马头开枪,指挥官从马上栽了下来。
此时,挺进兵团指挥长黄霖率领部队赶来增援,战场局势进一步扭转。
虎头山一战,新四军与日军展开对攻,或短距离射击,或面对面搏杀,共击毙日伪军数十人,自身阵亡15人。
一份秘密名单
尹集镇苇子园村村民陈宽玉家老宅墙垛上有一个拳头大的洞。一份名单被他的父亲陈国志藏在洞里,直到50多年后才得以公诸于世。名单上记下的,正是在虎头山战斗中阵亡的15位烈士的名字。
虎头山战斗结束后,由于战事紧张,挺进兵团转移离开唐寺沟一带时,把15名牺牲将士的遗体收拢在一起,委托村民陈苟嗪、张山等人就地安葬,并将15人的名字写在一张红纸上,秘密交给在当地威望较高的陈苟嗪,拜托他妥善保存,待胜利后再拿出来。陈苟嗪将15人的名单用帆布包好,用棉线缠起来,糊进自家土墙。
随后,村民又找到在别处牺牲的12名新四军战士的遗体,含泪扒开冻土,将这27名战士埋葬在虎头山上。
1946年秋,身患重病的陈苟嗪把侄子陈国志叫到跟前,从墙中取出名单交给他保管。陈国志将名单糊进了自家土墙中。
此去经年,英雄的事迹始终在坊间流传。陈国志与当年接受委托的村民,坚持年年到虎头山上的几处小坟冢前为烈士扫墓,守护忠骨英魂。
一次偶然机会,苇子园村一名村民向入村走访的乡干部说起,村里好像还保存着虎头山战斗中阵亡战士的名单。得知信息后,尹集镇政府工作人员多次入村排查,寻找名单的下落。
村民杨赖毛模糊记得这份名单应该在陈家,他的提醒唤起了陈国志的记忆。2001年清明节前后,71岁的陈国志几经找寻,终于将藏在墙洞里的名单找了出来。
至此,当年在虎头山战斗中牺牲的新四军战士姓名才得以为后人所知。
一种精神传承
为纪念这场伟大的战斗和死难的烈士,平顶山市和舞钢市研究决定,在虎头山战斗旧址辟建新四军烈士陵园。2001年10月1日,园区一期工程竣工,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题写“虎头山革命烈士陵园”。
后来,在战场周边发现的烈士遗骸陆续迁入陵园,现有近60位烈士的忠骨安葬于此。
2025年,适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舞钢市投资3600万元对虎头山革命烈士纪念园进行改造。
“系统性改造提升园区配套设施和功能布局,是为了更好发扬和传承革命先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舞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刘政新说。
已经从尹集镇政府退休的白东亮,担任镇老促会常务副会长一职,对于虎头山战斗这段历史,他熟稔于心,退休后更是当起义务讲解员。“虎头山战斗遗址是增进民族历史记忆的宝贵资源。”白东亮说。
学生到纪念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李贵生 摄
作为远近闻名的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虎头山上每年都会迎来30余万人次的瞻仰、凭吊。特别是清明、国庆前后,省内外的中小学生、党员干部纷至沓来,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精神洗礼、根植爱国情怀。
青山巍巍,苍松凝翠。如今,传承着虎头山战斗留下的红色基因,英雄的热土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如今的舞钢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全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积淀着厚重的文明,昂扬着不朽的精神,伏牛山余脉的这片热土正奔涌着奋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