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雷(著名寓言作家)
钓鱼钩阴险地伸到了水下,见多识广的鲫鱼一眼就看穿了钓鱼钩的鬼把戏。它厉声说道:
“你这坏蛋,以为人家不知道你的鬼把戏?你不就是想用那点好处诱惑我们上钩吗?别在这里白费力气了,快滚!没人上你的当!”
钓鱼钩奸笑着说:“你不上当,不等于别的鱼不上当啊。等着瞧吧,根据经验,鱼饵没有白下的,我很快就会有收获。”(不是“鱼钩和鱼”吗?怎么只有鲫鱼呢?)
不久,来了一条过路鱼,他一看到鱼饵就贪婪地围着钓鱼钩转圈,张大嘴巴,跃跃欲“吞”。
鲫鱼着急了,马上提醒过路鱼:“伙计,你可千万别上当,这是个鱼钩,一吃就会被钩住的!”
“住嘴,别假惺惺地装好人,我要听了你的话,才叫真的上当呢!我早就知道你的诡计,你是想把我骗走,自己吃独食。”过路鱼说完,飞快地扑向鱼钩,一口吞下“美食”,乖乖地做了鱼钩的第一个俘虏。(原来还要写过路鱼)
鱼钩又丢了下来,鲫鱼怒斥鱼钩:“快滚,害人的东西!”
鱼钩嬉皮笑脸地说:“你怎么能指责我呢,难道他自己就没责任么?别打扰我,我还要继续工作呢。”
过一会儿,又有一大群鱼过来了。为避免悲剧再次发生,鲫鱼干脆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鱼钩,可还是被一条眼尖的鱼发现了,它飞快地游过来,其它鱼也蜂拥而至。鲫鱼连忙着急地劝说:“大家注意了,这是个鱼钩,专门欺骗我们上钩的……”
“你是什么东西?走开!当心我把你撕成碎片!”一个领导派头的“大头鱼”怒斥鲫鱼。立刻就有无数条鱼把鲫鱼赶到了一边,它们围成一堵墙,保护“大头鱼”去独享“美食”。
大头鱼很得意,一口吞下“美食”。结果,同样做了鱼钩的俘虏。(还要写一群鱼)
在那之后,不断地有鱼游来,鲫鱼同样是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劝说,但遗憾的是没有一条鱼听得进它的劝告,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同类一条条地被鱼钩钩上去。
鲫鱼就是想不通,饵上明明有鱼钩,鱼钩上面明明是丝线,丝线上面明明是鱼竿,可它们怎么全都视而不见呢?而自己为了劝它们,忍气挨骂,却吃力不讨好。算啦,不管这么多闲事了,谁愿意上钩谁上。想到这里,鲫鱼又伤心又委屈,它嘟嘟囔囔地准备离开这个地方了。突然,它又听到了鱼钩的声音: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了解,我觉得你是最棒的鱼。你都尽力了,也不用自责,主要是怪它们自己啊。说心里话,你也别怪我,你应该知道,我只是一个小小的鱼钩,身不由己啊!你看我上面的钓鱼丝、钓鱼竿、钓鱼人,它们谁都可以操纵我,谁都可以任意支配我。我再也不想过这种被人驱使摆弄,没有半点自由如奴隶般的日子了,鲫鱼,你带我走吧,我愿意跟着你去海角天涯。”
鲫鱼听了鱼钩的诉说,觉得鱼钩也挺可怜的,对鱼钩同情起来,于是说:“好吧,我带你走,但你得弃恶从善。”
鲫鱼说完,一口咬住鱼钩……(可是,最明智的鲫鱼也上了钩,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
作者解读:
鱼钩和鱼,一个诱惑,一个被诱惑,写好这样的寓言的确不容易。作者设置了鲫鱼、过路鱼、一群鱼,以及大头鱼等角色,构思了系列故事,文章的最后却是一直劝别的鱼不上钩的鲫鱼也咬住了鱼钩,文章没有再往下写,而是用了省略号。看似省略,给出的想象空间更大。
诱惑与被诱惑,不仅仅是鱼类面对的问题,也是我们人类面对的问题,包括我们每个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亲爱的同学,请问你在面对诱惑时,又该如何抵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