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篮子”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市场内蔬菜新鲜、供应充足。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冬梅 文/图 受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影响,深圳市遭遇强风暴雨天气。在这场应对自然灾害的考验中,宝投集团下属的农批农贸市场凭借充足的物资供应、稳定的市场价格和周密的应急举措,为民生保障筑起了一道坚实防线。
7月20日一早,趁着雨势稍减,家住福永街道的张阿姨赶往福永白石厦市场。走进市场,新鲜的肉类、绿油油的蔬菜、活蹦乱跳的海鲜、香甜可口的水果,各类农产品应有尽有。“今天的物价和以前差不多,明码标价,菜品新鲜,我们买得放心,吃得也安心。”张阿姨在各个摊位间仔细比对后,满意地说道。不少摊主还主动告诉她,目前的供应量非常充足,完全不用担心后续断供缺货的问题。
“我们福永白石厦市场是宝投集团旗下的市场,作为区属国企的民生保障重点单位,一直肩负着保障周边社区居民‘菜篮子’的重任。”福永白石厦市场负责人介绍道。该市场目前共有216个档铺位,日均供应蔬菜1500千克、肉类4500千克、水产1200千克,主要服务周边居民,日均人流量达3000至4000人次。
除了福永白石厦市场外,7月20日当天,宝投集团所属的宝安农批市场、西乡利之民市场、宝民市场、沙井明珠市场、松岗翡翠市场、石岩市场等6个市场也均正常营业。这7个市场共计蔬菜日供应量达270吨、肉类55吨、水产30吨,完全能够满足市民的日常采购需求。
为确保台风期间市场供应不断档、价格不波动,宝投集团旗下各市场管理方还加强了与产地、批发商的沟通对接,确保各类生鲜物资及时补仓。同时,各个市场还安排专人巡查价格情况,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对蔬菜、肉类等重点商品实行价格监测。目前,各个市场内各类商品价格平稳,蔬菜、肉类等均价与台风前基本持平。
在安全管理方面,各市场对摊位设施、排水系统等进行了全面检查和加固,及时清理积水,为市民提供安全的购物环境。同时,还对市场内电线路、消防设施进行了细致检查,确保用电安全和消防设施正常有效。
千人迎战台风筑牢安全防线
宝安排水公司工作人员对积水路段进行及时清理疏通。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萍 通讯员 李玮/文 记者 陈建壬/图 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为全市带来大风和持续强降雨。在宝安区各主干道上,一群宝安“排水橙”正冒雨奋战——他们或弯腰清理堵塞的雨水箅子,或架好“龙吸水”强排设备作业,全力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为全力迎战台风“韦帕”,宝安排水公司提前部署、闻令而动。防台指令下达后,各街道分公司技术骨干及应急队伍立即下沉一线对辖区管网、河道、水闸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方位、地毯式排查。同时,协同街道、社区对关键点位的临时构筑物、广告牌等进行紧急加固或拆除,消除高空坠物风险,确保防御无死角。
针对易涝点、积水隐患点,宝安排水公司提前部署“龙吸水”、多功能抢险车待命作业,为作业车辆备足油料,并保证沙袋、防洪挡板等应急物资足量就位,关键排水口专人盯防。严格执行“加强值班值守”要求,组建“技术+巡查+应急”三位一体专班,实施24小时不间断轮值巡查,以“战时”状态扎实做好台风“韦帕”防御应对工作,确保突发险情第一时间高效处置。
同时,依托智慧排水系统,现场专班与公司指挥中心、街道三防办建立“直通式”联络机制,确保预警信息、调度指令实时贯通。结合雨情变化,随时优化应急抽排方案,确保积水“发现快、响应快、处置快”。
据了解,此次防御台风“韦帕”期间,宝安排水公司出动防台防洪人员总数共计1321人,车辆总计158辆,其中龙吸水14台,多功能抢险车9台。截至记者发稿,宝安区内未发生大面积积水及次生灾害,市场及周边区域安全有序。
雨中坚守岗位保障道路畅通
深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宝安大队新安中队的交警在风雨中指挥交通。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迅 通讯员 郑雪英/文 记者 李雅静/图 台风“韦帕”来袭,宝安交警大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全警动员投入防风防汛工作,织密道路交通安全防护网。
在前进路创业路口等城区繁忙路段,交警顶风冒雨坚守岗位。交警们通过手势指挥、分流引导,提醒过往车辆减速慢行,注意避让积水路段,并利用高音喇叭循环播报台风天行车安全提示,引导市民减少不必要出行。
107国道作为贯穿宝安的交通大动脉,树木倒伏、广告牌脱落等隐患直接威胁通行安全。交警部门联合市政部门组建应急清障队,对国道沿线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清理倒伏树木,确保道路顺畅。
此外,宝安交警大队对辖区低洼路段、隧道出入口、涵洞等易积水区域逐一建档,提前布设警示标识;安排警力24小时值守应急指挥中心,实时监控路况,通过公众号等平台滚动发布路况信息和避险指引;与气象、水务部门建立联动机制,一旦出现险情,第一时间启动交通管制和疏散预案。
多措并举排查各类安全隐患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文静 通讯员 毕建东 7月19日,台风“韦帕”登陆深圳,宝安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以下简称“区城管局”)闻令即动,组织环卫、绿化、公园、市政、执法等各条战线迅速进入防御状态。
面对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内涝风险,7月20日,全区共投入环卫人员8263人次,车辆712车次,清理路边进水口垃圾,疏通雨水箅子9035个,及时处置积水点536处,清运因风雨产生的垃圾20.6吨,有效保障了道路排水系统的顺畅运行。为防范树木倒伏带来的安全隐患,绿化管养部门出动9564人次、1317车次,对全区约6.5万株树木进行拉网式排查,对存在隐患的62株进行修剪,对106株进行加固支撑。
同时,全区各公园广场严格落实闭园管理,加强内部巡查与应急准备。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对园区树木进行全面加固,细致检查各类设施设备安全状况,并对边坡等关键区域加强巡查。
针对照明不足、设备损坏等隐患,区城管局照明保障队伍开展密集巡查。7月20日,出动198人次、67车次,巡查道路588条,检查箱变93台次,成功排除线路故障1处,确保台风期间夜间道路照明安全可靠。
户外广告安全是防台重点。区城管局迅速部署,督促各街道执法队强化排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93人次,对5804块户外广告设施(含门店招牌)进行逐一检查加固,并依法查处违法设置的楼顶广告等,经全面排查,未发现安全隐患。
多维度筑牢供电安全防线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迅 通讯员 刘子涵 台风“韦帕”来袭,为保障辖区配电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宝安供电局全面部署防风防汛工作,多维度筑牢供电安全防线。
针对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挑战,宝安供电局抢抓台风来临前的窗口期,集中清理树障及外飘物,消除线路安全隐患。对低洼易涝区域的电房、环网柜等设施全面排查,严防内涝侵袭。
为织密防御网络,该局启动多维度隐患排查整治:对架空线路、泵站供电线路开展防风特巡,全面排查低洼地带排水系统,重点关注边坡设备及易受滑坡、泥石流、海水倒灌影响的设施等。应急响应方面,各供电分局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人员到岗、通讯畅通。
针对松岗、沙井等重点区域,该局专项部署海水倒灌防范、东方站备用电源特巡及大容量水泵水浸风险检查;各分局同步向辖区小区推送地下室防水提醒,联动水库建立泄洪预警机制,确保灾情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处置。
此外,石岩供电局迅速进入临战状态,组织特巡队伍开展精细化特巡,全力保障电网可靠运行。
为市民筑起一道暖心防线
宝安志愿者为市民分发被褥等物资。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冬英 通讯员 张贝诗 文/图 台风“韦帕”影响期间,宝安区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天气。面对严峻天气形势,身着“红马甲”的宝安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为市民筑起一道暖心防线。
台风来临前,志愿者深入城中村走访独居老人,协助收拾户外杂物,仔细检查并加固松动的雨篷,提前做好防护措施;为市民送上棉被、饮用水和泡面等必需品,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台风来袭当天,志愿者们前往就近的临时安置点,为避险群众发放物资,特别是为孩子们送上糖果和陪伴。一位在现场忙活的志愿者坦言,“外面风大雨急,我们多陪他们说说话,讲讲故事,让他们安心一点。”
为避险儿童开展绘画活动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小娟 通讯员 曾芷欣 王秦晋 7月20日,随着台风预警升级,新桥街道上南学校避险场所陆续接收周边社区避险群众,其中不乏跟随家长转移的儿童。为缓解孩子们在陌生环境中的紧张情绪,新二社区提前备好画笔、画纸,专门策划了这场绘画活动。
新二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台风期间的安置工作既要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更要关注大家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孩子,陌生环境和恶劣天气容易让他们不安。通过绘画让他们表达想法、释放情绪,既能打发时间,也能让他们感受到社区的关怀。”
记者了解到,新桥街道共设置了万丰小学、黄埔小学等在内的5个固定应急避难场所,以及清平实验学校、新桥体育中心2个临时场所,总容纳能力达2800人。场所内储备充足,包括凉席1800张、应急食品近千箱及毛毯、矿泉水等生活物资,确保满足转移群众基本需求。
安置点内饭菜热乎药品充足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爽 通讯员 俞梦薇 台风“韦帕”来袭,7月19日晚,石岩塘头社区连夜转移安置了30多名工人、菜农等群众。7月20日,为更好地做好应急避难场所安置人员服务工作,社区工作站联合辖区社康中心启动“驻点医疗+应急转运”服务,用快速响应和贴心服务为避难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大家今天身体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7月20日上午9点刚过,塘头社区应急避难安置点里就响起了社区及社康医护人员的问候声。为应对安置人员在避难场所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社区早就制定了详细的医疗预案:每天定时开展健康巡查,实时记录大家的身体状况。一旦有人感觉不适,驻点医疗小组会立即赶来,通过“现场初步检查-判断情况轻重-需要时送医院”的标准化流程提供帮助。当天上午10点半,有两位居民分别出现脚背疼肿胀和胃疼症状,社区马上通过应急转运车将其送往社康中心,经过检查确认无大碍后已平安返回。
安置点里不仅有干净的被褥、热乎的饭菜,还配备了常用药品等物资,工作人员每小时都会来转一圈,问问大家的需求,顺便播报最新的台风动态。“从昨晚转移到现在,社区的工作人员忙前忙后没停过,我们住在这里很踏实。”另一位群众说。
工友隔着屏幕向家人报平安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杰 通讯员 胡嘉琪 “我们都安全到避难所了,这里有吃有喝,热水24小时供应,住得很舒服,你们放心!”7月20日上午,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集团)初中部应急避难场所内,来自陕西的建筑工人奥先生举着手机,对着屏幕那头的家人笑着说。而他身后的80多名地铁15号线工友正躺在铺着防潮垫的地面上休息,中央空调送来凉爽的风,旁边的桌子上整齐摆放着饮用水和方便面——这是西乡街道福中福社区为应对台风“韦帕”提供的“温暖驿站”。
“19日下午接到台风预警后,我们立刻启动台风防御应急预案。”福中福社区党委书记周宇介绍,社区第一时间联系地铁15号线施工单位,将工人转移至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集团)初中部的避难场所。工作人员迅速对场地进行清扫消毒,铺设防潮垫,逐一对AED急救设备、电源插座等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并调配饮用水、方便面等物资。当天下午,85名工人全部安全转移到位,20日中午,社区还专门配送了热乎的快餐。
记者在现场看到,4名社区工作人员和3名保洁人员组成“后勤保障组”,24小时轮班值守。为保障生活需求,场所内设置了临时充电区,方便工人与家人联系。来自四川的工友李师傅感慨:“原以为避难所条件会很简陋,没想到社区考虑得这么周到,这下家人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