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旺学校 八(1)班 黄忻宁 指导教师:金星闪
窗外的蝉鸣拉长了暑日的午后,我望着领奖台上那张泛黄的《灿烂的日子》获奖证书,记忆的涟漪一圈圈漾开。
那是十二岁的夏天,我和五个同伴怀揣着群舞梦站上宝安区青少年宫的镜子前。初夏的风撩动薄纱般的窗帘,却吹不散我们内心的浮躁——有人把排练当儿戏,把水杯放在中央位置阻碍队形;有人总在转身时踩到别人的裙摆;当老师示范天鹅湖经典片段时,我们的目光还追着窗外嬉戏的麻雀。
转机发生在某个闷热的黄昏。舞蹈教室的空调外机轰鸣作响,汗水顺着脖颈滑进衣领,把后背浸成深色的地图。张老师突然关掉音响,镜面墙上倒映着我们涣散的身影:“知道为什么天鹅要排成V字飞行吗?”她指着窗外迁徙的雁阵,“每只大雁轮流振翅,为同伴创造上升气流。但若失去队形,迎接它们的将是飓风。”
这句话像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当晚的微信群里,舞蹈队长林晓整理出每个人的弱项清单:小美重心不稳,阿杰转体角度不够……我们开始用课余时间互相纠正。我负责帮小美调整呼吸节奏,发现她总在第三拍眨眼时同手同脚;晓琳主动教男生们如何控制肌肉发力,她的笔记本上画满了人体解剖简图。
最艰难的莫过于那次合练。当《田野的歌声》旋律响起,我的左脚突然抽筋,整个人像断线的木偶般栽向队友。预期的惊叫没有出现,反而是三双手同时托住我的腰肢。“接着!”晓琳的声音穿透音乐,她单膝跪地将我护在身下,膝盖擦破渗出血珠,却浑然不觉。那一刻,我忽然明白真正的合作不是口号,而是疼痛时传递的温度。
决赛当天,候场室的空调冷气扑在脸上,隔壁团队的整齐划一让我们不自觉攥紧衣角。队长忽然轻声道:“记住,我们不是五个人在跳,是一群追光的孩子。”走上舞台的瞬间,音乐化作温暖的河流,我看见小美的睫毛在颤抖中舒展,阿杰扬起的脸庞沾着汗珠,晓琳的足尖划出完美的弧线……那些曾绊倒彼此的细节,此刻都化作齿轮般精准咬合。
谢幕时,评委们起立鼓掌。聚光灯下,五十双舞鞋在地砖上印出交错的痕迹,像一首未写完的诗。这次经历让我懂得,合作不是消除差异,而是在碰撞中生长出新的光芒。就像雁阵永远保持着V字形,因为每支翅膀的振翅,都在为整个团队增添向上的力量。
点评
习作意象运用巧妙,以“雁阵”“齿轮”“河流”等隐喻贯穿全文,细节刻画精准,情感脉络立体,特别是结尾“交错的舞鞋痕迹”的意象收束,既呼应开篇的镜子意象,又以留白手法深化合作精神,实现了主题表达的诗意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