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短信验证登录
60s后重发
提交验证平台将为您自动注册账号,代表您确认已阅读并同意《宝安湾用户协议与隐私条款》 《宝安湾用户隐私保护政策》
返回

阅读 | 并非每个少年都有心理疾病

2025-07-26 08:53 来源:宝安湾

◎藏布夏尔

今天的这个话题,多少有些沉重,斟酌了许久,还是决定抛出来。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硬是被母亲送进了医院,接受心理治疗。

原因很简单,母亲觉得孩子不好管,不再像小时候,自己把眼睛一瞪,孩子乖乖听话,指哪打哪,这种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啊。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母亲苦思良久,眼前灵光一闪,终于有了答案。

一定是孩子病了。你看,如今,学校都有心理治疗室,说明这个年龄的孩子们,大多有病,估计都是心理疾病。既然有病,我们就要积极治疗啊。

母亲掏出压箱底的钱,生拉硬拽,总算是如愿以偿,孩子进了心理治疗室,医生拿出几百道问答题,看孩子对答如流。再听母亲述说症状,医生一脸的迷茫,对一个医生来说,患者没病找病,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情。

母亲悄悄告诉医生,自己挂的是专家号,如果空手而归,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钱,请医生好歹开点药吧。

架不住母亲的苦苦哀求,医生随手开了一点药,总体把握一个原则,吃不死人。结果也是清晰的,吃了,等于白吃。

母亲心满意足地带着孩子,高高兴兴地回家。

在母亲看来,既然医生开了药,说明孩子确实有病,而且病情不轻。既然孩子有病,吃药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孩子大了,也不是格外听话,每次吃药,就是一场博弈。威逼利诱,声泪俱下,一手硬,一手软,目的只有一个,逼着孩子把药喝下去。要不然,看病花的钱,都要浪费啊。

好不容易孩子把药吃完,隔了几天,再看孩子,好像没有任何变化。

妈妈有些急了。是不是药量不够大?孩子长得比自己都高,医生可能有些手软,剂量明显不够。

再次拖着孩子去医院,找到那个专家,要求只有一个,能不能加大剂量?

此刻,医生真的是醉了,行医几十年,从来没有遇到这种奇葩事情,活泼可爱的孩子,为啥非要逼着他喝药?架不住母亲的哀求,医生只好接着开药。

新的一轮大戏又开场,威逼之下,孩子终于把药喝完。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的管理方式,往往就是两种:

一是“死管”,衣食住行,举手投足,儿童时代应该培养的习惯,现在家长才想起来,赶紧培养,要知道,孩子大了,队伍肯定不好带。

一是“死不管”,直接当甩手掌柜,任其自生自灭,家长根本不知道,管理也是一门艺术,讲究的是宽严相济,有一种家长喜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站在道德的高地上,打着“为了孩子”的旗帜,闹出一场场大戏。

不要以为事情就会到此为止,后面的事情,完全超出家长的掌控,青少年的特点,就是天高任鸟飞,有了这种没病吃药的折腾,潜移默化之中,孩子产生臆想,自己就是一个病人,而且,病情相当严重。

遇到困难,他想的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推脱责任:反正自己有病,还是绕道走吧。学习如此,以后的生活,也是如此。

几年以后,或者十几年以后,跟同龄的孩子们相比,他会越来越与众不同,那时,母亲想的是,幸亏当年送医及时,她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把一个健全的孩子,生生搞成了一个病人。

关于我们

宝安湾隶属深圳市宝安日报社。《宝安日报》作为深圳报业集团子报,承担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三区机关报职能,兼具社区报特点,是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党委、政府指导全区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目前,宝安日报社正致力于打造中国优质的县区级融媒体,守正出新,砥砺奋进,明确了“讲好大宝安故事,发出大宝安声音,展示大宝安风貌,唱响大宝安自信”的总基调,坚持正能量、高格调、鲜活趣,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商报路2号新媒体大厦17层

联系电话:0755-29454525

粤ICP备2020138679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ng@szpgm.com

举报电话:0755-83906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