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祖兰
近日,深圳汉莎技术首个“自适应机器人打磨工作站”正式投入运行,改写了传统航空部件去漆模式。
深圳汉莎技术坐落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作为一家综合性的航空维修供应商,主要为中国及亚太区航空公司提供部附件深度维修和现场紧急救援等多项维修服务。除维修服务之外,深圳汉莎技术还提供航材支援和共享服务等。目前,该公司已获得中国民航总局(CAAC)、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和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等多家民航当局的认证。
如今的深圳汉莎技术车间和往常有点不一样,员工们多了一位相貌标致让人过目难忘的“新同事”。它的所经之处,航空部件的陈年旧漆消散,且神奇的是,没有粉尘弥漫,也没有冗长等待。
据介绍,去漆这一项为精密航空部件“卸甲”的工作可谓是十分艰巨。即使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需要耗费整整8小时,在漫天粉尘中屏息凝神——毕竟指尖力道多一分可能伤及天价航空部件,而少一分则无法彻底剥离。
历经两年技术攻关,深圳汉莎技术这位“智能工匠”正带来颠覆性改变。它拥有敏锐的“触觉神经”和不断进化的“大脑”,基于海量样本训练的自适应算法以及高精度传感器,它能够自主优化打磨轨迹与力度,确保每一次动作都恰到好处。曾经耗时8小时的精细活,如今稳定缩短至约3小时;它还是一位环保先锋,集成的高效除尘系统近乎完全吞噬了粉尘,车间空气洁净如新;精准的力控与高性能实时计算决策系统的工艺则像一双无形的手,牢牢守护着脆弱基材。
深圳汉莎技术表示,此次投产的工作站不仅是一台设备的革新,更是汉莎践行智能维修的里程碑。当每一次智能机械臂在车间轻盈舞动时,都在指向航空维修业更智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