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短信验证登录
60s后重发
提交验证平台将为您自动注册账号,代表您确认已阅读并同意《宝安湾用户协议与隐私条款》 《宝安湾用户隐私保护政策》
返回

“百万+”科技馆与千亿级科学城的双向奔赴

2025-07-31 21:16 来源:宝安湾

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林彦君 文/视频



7月30日,深圳科学技术馆的参观人数突破一百万。这座位于光明科学城核心地带的全球首家数字文明科技馆,不仅是光明科学城塑造“科学基因”的关键,更成为提升大湾区科创影响力的重要支点。​


这一现象背后,是深圳科技馆与光明科学城相互成就的生动体现。“身处光明科学城核心,这里自带科技光环。” 深圳科技馆工作人员霍志欣的话道出了其中关联——光明科学城的创新活力为科技馆带来资源与关注,而科技馆的开放也提升了科学城的科学辨识度,吸引更多人亲近科技。


事实上,深圳科技馆只是科学城飞速发展的一个例证、缩影,科研机构密集落地、大科学装置加速投运、创新成果持续涌现、顶尖人才纷至沓来……这一幅幅生机勃勃的创新图景,正诠释着这座千亿级光明科学城的崛起之路。​


顶层设计与人才双轮驱动​


光明科学城的快速崛起,离不开顶层设计和人才策略的支撑。政策利好迅速转化为发展动能。6月10日,《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发布,为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光明区带来机遇,使其肩负探索科技自立自强新路径的重任。光明区将借此激发创新动能,加快打造“一城三区”。​


在政策东风下,光明科学城的创新生态建设迈出关键步伐。6月21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科学联盟成立,将加强重大科研项目协同攻关、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共享、科技金融创新合作、科技交流联动与人才培养等领域合作,打造 “环巍峨山”高效科研圈、优质生活圈和便捷交通圈,吸引集聚更多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如今,近200平方公里的世界级科学片区正在成型,全链条创新生态加速构建。​


而在人才激活方面,光明区同样成效显著。光明区出台全市首个区级人才规划,实施“人才高地计划”,配套55项细则,通过“才享光明”平台提供全方位服务,让科学家心无旁骛地“站C位、唱主角”。截至目前,光明区共有院士59人、高层次人才超3000人、科研院所人才近8000人、博士人才超5000人,数量分别为三年前的5.9倍、2.5倍、1.9倍、2.9倍,实现了“四个倍增”。同时,全球顶尖人才也加速汇聚,美国三院院士查尔斯・李波,深圳医学科学院引进的陆伟、丹扬等顶尖学者等陆续加入光明科学城,都是光明着力打造“全球顶尖科学家理想圆梦地”的有力印证。​


科研基础与创新成果齐头并进​


在强有力的顶层设计和人才支撑下,光明科学城的科研基础设施和创新成果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当前,光明科学城创新资源加速集聚。5月29日,太阳系超高速撞击实验室揭牌,其拥有国际领先的超高速撞击实验装置,填补国内空白,服务于深空探测等领域。全国唯一生物制造领域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启动建设。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三大科学设施已启用,国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鹏城云脑 Ⅲ 等加速建设,南科大光明高等研究院等4家大院大所及深圳医学科学院落地运作,22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推动创新生态从建设为主转向建设运营并进。​


在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科研投入与产出亦表现亮眼。2024年,光明区全社会研发投入102.7亿元,科研机构研发投入增长26.1%;PCT国际专利申请424件,增长30%,有效发明专利1.6万件,增长12.6%,158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17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光明科学城连续3年跻身全国科技城百强榜,排名从第24跃升至第7。​


多要素赋能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最终要服务于经济发展。金融是科技创新的催化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光明区持续推进金融、技术等方面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要素方面,聚焦打造科技金融示范区目标,完善政策体系,推动金融机构聚集,创新特色科技金融产品,不断完善“引导基金+产业基金+科学城母基金+种子基金+市场化基金”基金体系。光明区引导基金荣获“投中2024年度中国最佳私募股权投资引导基金TOP30”。


技术要素方面,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先锋城区,推动复星医药联合深圳理工大学、华为等单位建设一体化AI创新研发平台,探索人工智能赋能科研(AI for science)等应用。


这种强劲的创新动能与要素赋能,正为光明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其GDP一年一个新台阶。强劲增长的根基,在于光明区厚积薄发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基底和日益优化的产业创新生态。2024年,光明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21.3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6%。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其精心构建的“3+3+1”重点产业集群发展体系:战略重点类产业发展方向精准聚焦,优势引领类产业加速集聚发展,未来产业路径更加清晰。其中,超高清视频显示集群、新材料集群和高端医疗器械集群规模均突破千亿元,智能传感器、生物医药等集群突破百亿元大关,共同构筑起支撑区域经济稳健跃升的坚实底座。


凭借独特优势与活力,光明科学城正加速迈向世界一流,在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征程中,成为大湾区乃至全国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


关于我们

宝安湾隶属深圳市宝安日报社。《宝安日报》作为深圳报业集团子报,承担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三区机关报职能,兼具社区报特点,是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党委、政府指导全区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目前,宝安日报社正致力于打造中国优质的县区级融媒体,守正出新,砥砺奋进,明确了“讲好大宝安故事,发出大宝安声音,展示大宝安风貌,唱响大宝安自信”的总基调,坚持正能量、高格调、鲜活趣,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商报路2号新媒体大厦17层

联系电话:0755-29454525

粤ICP备2020138679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ng@szpgm.com

举报电话:0755-83906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