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短信验证登录
60s后重发
提交验证平台将为您自动注册账号,代表您确认已阅读并同意《宝安湾用户协议与隐私条款》 《宝安湾用户隐私保护政策》
返回

教研 | 发现身边的民俗 编写《民俗风华录》 ——初中民俗类项目化学习设计

2025-08-02 08:52 来源:宝安湾

◎深圳市宝安区实验学校(集团)宝安实验学校 聂海莹 袁婷


摘要:本项目以“如何记叙身边的民俗文化”为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赏析作家民俗以掌握技巧,合作探访并讨论民俗价值,最终通过汇编《民俗风华录》检验成果,旨在真实情境中提升思辨、表达与写作能力。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教学设计;民俗文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在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项目化学习通过整合设计要素,从低阶认知到高阶认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契合新课标要求。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展现了丰富的人文风情与地域文化认同。本次项目化学习整合课内外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民俗调查并完成主题写作。


一、设置驱动性问题,确定学习目标


立足核心素养,设置贯穿始终的驱动性问题:“写一篇表现身边民俗文化的记叙文,并与他人合作编成《民俗风华录》”。学习目标聚焦:


1.通过阅读批注,领悟作家笔下民俗与地域文化、思想情感的联系。


2.小组合作寻访身边民俗传承人,提升表达交流能力,拓展文化视野。


3.交流展示中思考民俗蕴含的文化情感,增强选材能力,提升思维深刻性。


4.掌握表达技巧,迁移运用,完成基于深入体会的民俗主题写作。


二、设置入项情境,规划项目方案


创设真实情境:邀请学生担任当地民俗文化馆撰稿人,任务是为编撰《民俗风华录》撰写表现身边民俗的记叙文,旨在挖掘文化底蕴、体现地域风情、唤起情感记忆。


围绕驱动性问题,设计指向阅读理解、合作探究、思辨表达与写作能力的系列子活动,确保项目活动有效关联核心概念与能力目标,综合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


微信图片_20250802085625.png

 

三、确定入项准备,细化项目实施


任务一:赏民俗


项目活动1:感受作家笔下的民俗,完成阅读任务单


任务:为编撰《民俗风华录》做准备,梳理鉴赏课文中的民俗素材、文化内涵及表达技巧。


探究:1.作品展现了哪些民俗?2.体现了怎样的文化内涵?3.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支架:阅读任务单


微信图片_20250802085644.png

 

项目活动2:归纳民俗主题与写作表达技巧


(1)请你进行归纳,填写至少3个你所了解的民俗和生活中的民俗。总结至少5个表达技巧,思考民俗类文章的主题。


(2)探究问题:我的身边有哪些鲜活的民俗?我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进行表达?


(3)提供支架


微信图片_20250802085654.png

 

任务二:访民俗


项目活动:团队合作设计采风方案


(1)针对此次项目,出版社将组织一次采风活动。你和同乡或和相似民俗体验的同事组成了一个小团队,准备在周末外出采风。


(2)探究问题:我对身边的民俗有怎样的记忆?哪些我可以进行记录?采风活动弥补我对该民俗认识哪些方面的不足?


(3)提供支架


 

任务三:议民俗


项目活动:小组汇报展示


(1)出版社在采风活动后,要求你们以团队为单位,依据小组主题和问题线索进行采风汇报。


(2)合作讨论:如何看待民俗文化?如何传承民俗?


(3)提供支架:问题逻辑图、汇报评价量表(略)

 

微信图片_20250802085756.png


任务四:写民俗


项目活动1:完成写作提纲,进行创作


(1)在听取了评委的建议后,你对创作内容与立意有了一定的把握。在这一部分,你需要完成写作提纲,并进行写作,记录民俗文化。


(2)提供支架:选材价值分析表


微信图片_20250802085819.png

 

项目活动2:小组合作,编写《民俗风华录》


(1)在对作品进行修改后,你们需要小组合作编汇《民俗风华录》。


(2)项目成品模板


微信图片_20250802085844.png

 

项目活动3:开展《民俗风华录》发布会


(1)各编写团队介绍《民俗风华录》主题和篇目内容梗概,展现完成项目过程与心得,完成评价。


(2)提供支架:项目成果评价量表


微信图片_20250802085910.png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3]夏雪梅.在学科中进行项目化学习:国际理解与本土框架[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0,No.457(06):11-20.


[4]夏雪梅.素养时代的项目化学习如何设计[J].江苏教育,2019,No.1257(22):7-11.

关于我们

宝安湾隶属深圳市宝安日报社。《宝安日报》作为深圳报业集团子报,承担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三区机关报职能,兼具社区报特点,是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党委、政府指导全区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目前,宝安日报社正致力于打造中国优质的县区级融媒体,守正出新,砥砺奋进,明确了“讲好大宝安故事,发出大宝安声音,展示大宝安风貌,唱响大宝安自信”的总基调,坚持正能量、高格调、鲜活趣,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商报路2号新媒体大厦17层

联系电话:0755-29454525

粤ICP备2020138679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ng@szpgm.com

举报电话:0755-83906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