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思良
程思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闪小说专业委员会主任,第八届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作品入选《百年百篇中国儿童文学精选》《中国当代寓言》《中国微型小说精选》等数十种精选集,出版《迷宫》《仕在人为》《梅花对心锁》《小说星空的闪电》《前行中的闪小说》等10余部文集;获金江寓言文学奖、庄子寓言文学奖等多个项奖。
近年来,我的写作兴趣主要放在精短小说上,出版闪小说集《迷宫》《指尖之舞》《仕在人为》《梅花对心锁》《你以为你是谁》、小小说集《九双棉布鞋》等精短小说集。最新出版的《两支银凤钗》是一部小小说集,由江西高校出版社于2025年6月推出。此书列入以“弘扬当代创作精品”为宗旨的小小说经典文库工程《中国文学名家小小说精选丛书》。
《两支银凤钗》一书共收录小小说72篇,分为“风雅流韵”“心灵点击”“红尘情感”“世相管窥”“搜奇记逸”“悬疑天地”“幽默世界”“萍踪侠影”“素素传奇”九辑。“风雅流韵”以小说形式演绎古诗词中的故事;“心灵点击”讲述动人心弦的故事;“红尘情感”抒写亲情、爱情等人间情感;“世相管窥”描写微人物的微生活、微情感、微世界;“搜奇记逸”讲述各种奇人奇事;“悬疑天地”通过设疑解疑的方式来布局谋篇讲述故事;“幽默世界”讲述各类幽默诙谐的故事;“萍踪侠影”抒写各种行侠仗义、弘扬正气的故事;“素素传奇”写民间奇女子素素的传奇人生。书中所收之作,大都已在海内外各类报刊发表,不少作品入选各种精选本。
众所周知,文学是对广阔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文学之一种的小小说,自然也不例外。在创写小小说时,我注意题材的多样化,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或演绎古旧时光中的风花雪月,或反映红尘两性的爱恨情仇,或描写纷纭世象,或记叙奇人异事,或关注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或歌颂人性美与人情美,或鞭挞人性的丑陋与卑琐……例如,《西施泪》以历史人物西施为切入点,通过现代叙事视角重构古典意象,突破传统“沉鱼落雁”的符号化叙事,将西施置于吴越争霸的权力漩涡中,揭示其作为政治筹码的悲剧性,呈现出对权力、性别与历史记忆的反思。《微笑试验》传达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作品以夸张的手法,展现街头的微笑试验,表现当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误会、隔阂、紧张、防范、恐惧。《寻找无双》于荒诞中见哲思,小中见大,微中见情。作品中“我”找了大半个世界,通过对于发小、学生、朋友、同事、恋人、夫妻这些人际关系的铺排,步步推进,最后回到家里,波澜陡起,凌空一闪,才发现原来“无双”就是自己。小说揭橥了现代人的异化与迷失,回归本真才是出路这一主题。《枪口》反映战争给人带来的多重伤害,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包孕反战的冷峻主题。
在表现方式与艺术手法上,我也力求使自己的小小说具有新意。文艺评论家顾建新教授评析《两头野牛》:“仅几百字,却写得神采飞扬!尺幅千里,缩龙成寸,明显吸收了蒲松龄《狼》的营养。小说也有两个特点。其一,是曲尽其妙。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1.情节经过6层变化:合力找草——互斗争草——并肩战狼——其一死亡——幸存者窃喜——另一继亡。古人写作提倡段段转、句句转、笔笔转。这篇小说可以说达到了这样一个很高的境界。一篇仅几百字的小说,竟有这么多的曲折,真令人叹为观止!2.首尾不是相合,而是背反,出人意料。其二,小说不仅仅注重传奇色彩,更有深刻的意义蕴藏其中,让人读了感叹之余,引发更多的思考与联想。”作家冷清秋评析《两支银凤钗》:“通过银风钗这个道具对于两个原本并不相关的爱情故事的疏通搭接,使得整个情节出现了一种迷局的效果。把事情的因果相互重叠,造成了这种难以拆解的情形。让情节悲剧的终点最后又回转到始作俑者银匠身上,使得原本看似正常的举动招致难以承受的后果。这种讲述上的反客为主更是引领读者一步一步陷入作者设置好的情感迷宫,至此回头望去,终于发现错的不是‘爱’本身,而是对于爱的痴迷。而这恰恰就是作品一开头所叮嘱的那个祖训——戒痴戒迷。”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在一些小小说中有意识地杂糅了诗歌、散文、杂文、寓言等其他文体的因子。“风雅流韵”小辑中就时见诗歌散文的影子,追求意境优美、情韵绵长;“幽默世界”小辑中则颇有杂文的尖锐犀利、讽刺辛辣之风。例如,《各有所思》是一篇寓言体小小说,借此说彼,言外有旨。小说围绕猪争取出圈自由活动的故事展开,既讽刺了人类为利益而利用动物的行为,又讽刺了猪的盲目乐观与无知。猪以为通过斗争争取到了“猪权”,实现了自由,却不知自己始终在主人的利益算计之中,就像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在争取权益时,没有看到背后隐藏的真相,最终被他人利用,揭示了弱势群体在争取权益过程中的无奈和悲哀。《高招》则是一篇具有杂文味的小说,以极简笔触勾勒了一个充满黑色幽默的故事,通过微观叙事引发对人性、社会规则的思考,诙谐中有讽刺。
因篇幅短小,小小说的每一个字都是有价值的,每一个字都是重要的,必须讲究语言的节制,追求精湛化写作,充分发挥汉语所指与能指的功能,用最少的字表达丰富的意思,达到以微显著的效果。巴尔扎克说:“艺术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小说的语言更是一种减的艺术。本书中,收入很多仅几百字的作品,便是我在小小说精短化创作上的努力与探索。
当下,有些人对小小说抱有成见,以为难登大雅之堂。其实,小小说要写好并不容易。小小说是作家灵魂深处的人生感悟的艺术再现,是作家对生活、对世情、对芸芸众生和世间万象的个人体验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特表达。著名作家冯骥才在《谈小小说创作》中指出:“它(小小说)是独立的、艺术的、有尊严的存在。它有非常个性化的规律与方式。比起长中短篇,它更需要小中见大,点石成金,咫尺万里,弦外之音。正像好的中篇缩写成的梗概不会是好短篇那样;好的短篇缩写成的梗概也不会成为好的小小说。”
有评论家强调,小小说要在刻画人物与巧妙构思上下功夫。此说不无道理。然而,鲜明的人物形象、突变的情节、巧妙的构思固然能提升小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却并不能体现小小说的艺术高度。只有深厚的意蕴才是小小说的灵魂。虽不能至,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