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祖兰
近日,饮用水水源地智慧监管技术推介会在广州召开。本次会议由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指导,珠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主办,宝企碧兴物联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兴物联”)等单位协办,吸引了众多业内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参会,共探饮用水水源地智慧监管前沿技术与应用。
会上,碧兴物联副总裁兼技术设计院院长邱致刚发表《数字化转型驱动下饮用水水源地智慧监测技术体系创新与应用》技术报告。
报告提出,近年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对水源地水质标准的明确要求,到《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方案》提出“监测先行、数据真准全快新”的目标,再到《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清单》中“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40%”的规划,一系列政策推动饮用水水源地监测向智能化转型。
邱致刚指出,饮用水水源地监测已进入智能化、精准化时代,传统的监测模式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水源地保护的需求,而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等技术为体系创新提供了基础。
碧兴物联凭借多年的技术沉淀和创新实践,构建起一套创新的智慧监测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以“空天地水一体化”立体感知为核心,整合多维度监测技术的同时更得到了良好的实际应用。
“天”维度中,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数据,结合高分五号等高光谱成像仪,实现水环境变化、水质污染的全面观测,形成水质参数反演结果与监测分析报告;“空”维度中,无人机搭载多光谱和高光谱传感器,完成水源地全景污染巡查,识别浮游植物、藻类等指标,快速响应污染溯源需求;“地”维度中,智慧水质自动监测站集成水质、水文、气象指标,通过AI站房实现异常自动识别、远程诊断与运维,同时地下水在线监测系统采用低流量无扰动采样技术,覆盖32项常规+18项非常规指标,符合多项行业规范;“水”维度中,全光谱水质监测系统利用150nm-900nm波段建模,秒级响应监测COD、氨氮等多参数,无二次污染;水下监测则通过鱼类监测(多传感器融合+AI识别种群结构)、浮游藻类监测(自动化显微成像+分类计数),实现水生态精准观测。
碧兴物联表示,此次推介会为饮用水水源地智慧监管技术的交流与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公司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完善平台功能,持续推动饮用水水源地智慧监测技术体系的创新与应用,为保障饮用水安全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