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短信验证登录
60s后重发
提交验证平台将为您自动注册账号,代表您确认已阅读并同意《宝安湾用户协议与隐私条款》 《宝安湾用户隐私保护政策》
返回

麦氏宗亲会副会长兼常务秘书长麦国祥:守护历史载体 传承文化根脉

2025-08-26 08:30 来源:宝安湾

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黄国焕 文/图

 

雨落青瓦,汇流天井。素色瓦当衬着青砖红墙,四水归堂之景在耕隐麦公祠中韵味悠长。立于檐下,目光抚过这座明代祠堂焕发的容光,它的身后,是石围村600年宗族脉络的绵延,更是一群族人以祖训为绳,重系文化根脉、凝聚前行力量的新时代发展图景。

 

深圳,这座以创新与速度闻名的城市,依然深藏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坚守。在光明区马田街道石围社区,本土居民、石围村麦氏宗亲会副会长兼常务秘书长麦国祥与宗亲们一道,以“唯诚与孝,尔其勉之”的祖训为指引,用宗亲联络、祠堂修缮、村史传承等实际行动,让先贤精神在当代焕发新生,广泛凝聚社区发展合力。

 

坚守祖训民俗

 

把族人的“根”紧紧连在一起

 

麦国祥是光明区马田街道(原宝安区公明街道)石围社区石围村本土居民,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原公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比较落后,居民以务农为主。麦国祥的整个童年、青少年时期,都是在贫穷中度过的。只有高小学历的他(后来自考大专),未满20岁(1989年)便走出社会摸爬滚打,从打散工到自主创业,历经了许多风风雨雨,逐渐练就了沉稳的性格。

 

“改革开放让我们的生活好了起来,但我们不能因为物质条件的改善而‘忘本’。”麦国祥口中的“本”,是刻在石围村骨子里的宗族之情与祖训民俗。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了生计,石围村人各奔东西,宗亲间的情感纽带逐渐松弛。2016年,由麦子文、麦国祥等人牵头及村民支持,石围村麦氏宗亲会正式成立,以“唯诚与孝”的祖训为核心,重新将四散的族人联结起来。

 

每年除夕的耕隐麦公祠,总能迎来最热闹的时刻。阖家团圆之际,石围麦氏族人不论男女老少,无论是否远嫁、定居他乡,都可以聚集到祠堂参加集体祭祖活动。上香、祭拜、祈福,在袅袅香烟中怀念祖先,在欢声笑语中畅叙亲情。这些年,不少定居香港的麦氏同胞也纷纷回乡,让这场跨越山海的团聚愈发温暖。“一家人通过这样的仪式,把‘根’紧紧连在一起。”麦国祥说。

 

这份对“根”的坚守,更体现在对历史载体的守护上。始建于明代的耕隐麦公祠,曾因风雨剥蚀而显颓态,旁边始建于清代的梦凤书塾也历经沧桑。2018至2019年,石围宗亲会牵头发起修缮倡议,不仅本村宗亲踊跃捐款,连河源、茂名、湛江等地的宗亲也纷纷响应。

 

祠堂修缮完成后,梦凤书塾的“变身”成为传承的点睛之笔。在石围社区党委提议、宗亲会协助下,书塾被改造成石围村史馆。馆内,旧式牛轭、打谷机、煤油灯等老物件静静陈列,村族谱、历史渊源、文化习俗等文字资料上墙成册。石围村史馆揭牌当天下午,光明区实验学校百余名学生们前来参观,从老物件中触摸岁月温度,从村史中感受奋斗力量。“这里是弘扬家风家教的活课堂,本地人、外来建设者都能来参观学习。”麦国祥说。

 

0910aa2c-3da1-4662-a1c3-32c073a4857e.jpg.jpg

▲麦国祥(左一)给参访者讲解石围历史渊源。

 

上尊老下爱幼

 

让优良家风家教代代相传

 

文化的传承,最终要落到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上。石围村麦氏宗亲会就像一条坚韧的纽带,将分散的力量汇聚成推动社区进步的合力。祠堂修缮中,宗亲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捐款芳名碑上的每一个名字,都是对家乡的深情告白;村史馆建设中,宗亲会成员搜集老物件、整理史料,让沉睡的历史重新“说话”。

 

ea8d8e50-0a47-4670-b799-840862d20182.jpg.jpg

▲麦国祥(前右四)参加麦氏宗亲会活动。

 

这份合力更延伸到民生关怀与未来培育中。每年端午、中秋、春节,宗亲会都会联合村委会、股份合作公司走访慰问村里老人和困难家庭,送去温暖与关怀。2025年8月19日,耕隐麦公祠内举行了第二届石围麦氏高考学子和创新杰出青少年人才颁奖典礼,受表彰的学子们接过鲜花与红包,分享成长心得,更聆听着祖先的奋进故事。“没有上一代的奋斗,就没有下一代的幸福;没有下一代的成长,村子就没有未来。”麦国祥的话道出了宗亲会的长远考量。

 

72ad3107-93b0-42ec-88c1-e678eb99c5bc.jpg.jpg

▲麦国祥(中)带队慰问老人。

 

816c7f88-5838-4c38-b7eb-30713a3c72ff.jpg.jpg

▲醒狮助威,麦氏宗亲会表彰迎接高考学子及创新人才。

 

在家庭这个最小单元里,麦国祥也同样用行动诠释着“唯诚与孝”的祖训精神。两个孩子每次回家,他总会第一时间带她们去看望爷爷奶奶,陪老人说话、吃饭。平日里,他乐善好施,从不计较。“祖训不能只停在族谱上,要融在日常里。”他以身作则,教会孩子敬老爱亲,让家风家教在言传身教中代代相传。

 

从宗亲联络到祠堂修缮,从村史传承到家风培育,石围村的文化传承之路,恰是深圳经济特区45年来“敢闯敢试”与“守正创新”并存的生动缩影。在麦国祥与宗亲们的努力下,先贤精神不仅没有被快节奏的城市发展冲淡,反而成为凝聚人心、滋养未来的精神源泉。正如“四水归堂”的意象,分散的力量终将汇聚,在文化传承中孕育出更强劲的发展动能,让石围村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稳步前行。

 

麦国祥

 

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石围村原住民,曾任石围村股份公司的监事会成员,致力推动村历史文化传承发展。2016年石围村麦氏宗亲会成立以来,担任首届副会长,2023年任副会长兼常务秘书长。

关于我们

宝安湾隶属深圳市宝安日报社。《宝安日报》作为深圳报业集团子报,承担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三区机关报职能,兼具社区报特点,是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党委、政府指导全区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目前,宝安日报社正致力于打造中国优质的县区级融媒体,守正出新,砥砺奋进,明确了“讲好大宝安故事,发出大宝安声音,展示大宝安风貌,唱响大宝安自信”的总基调,坚持正能量、高格调、鲜活趣,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商报路2号新媒体大厦17层

联系电话:0755-29454525

粤ICP备2020138679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ng@szpgm.com

举报电话:0755-83906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