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盼盼 通讯员 胡佳丹 文/图
在议事活动中,儿童从“一米高度”视角提出城市环境秩序整治的意见。
9月6日,由区妇联组织的“同心协力焕新颜”宝安区城市环境秩序综合整治主题议事活动持续进行,发动儿童、家庭、巾帼志愿者、女企业家等多方力量,走进沙井和航城街道,通过实地观察与集中议事,携手构筑共建、共商、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多方合力
细致“把脉”城市环境
当天上午,沙井街道观察活动在壆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启动,区妇联、沙井街道主要负责人全程参与。亲子家庭、妇女代表与相关部门组成观察小组,前往沙井地铁站和定岗湖公园开展实地观察。孩子们敏锐发现“地铁站周边消防器材未及时更换”“湖边安全警示牌缺失”等安全细节;家长们则提出“公园内增加灭蚊灯”“优化学生通行路径”等实用建议。现场城管与交安委办工作人员认真答疑,提供专业指导。
下午,观察小组走进航城街道,聚焦黄田地铁站和黄田牌坊周边,发现“电动车停放混乱”“沿街店铺污水未及时清理”等现象。家长与志愿者积极建言,提出“设置高峰疏导员”“规范商户经营行为”“增设无障碍通道护栏”等多项可行性建议,展现出居民参与治理的务实与热情。
“这次活动让我感触很深,我们不只是旁观者,而是真正参与到身边环境的改善中。和叔叔阿姨们一起实地查看、讨论解决方案,很有意义。”宝安区第二届儿童议事会会长、宝安区会展城实验学校学生林宇豪分享道,“希望更多同学能加入进来,用我们‘一米高度’的视角发现问题、表达想法,一起为宝安建设儿童友好城区贡献力量。”
畅所欲言
汇聚治理“金点子”
实地观察结束后,各专场活动分别进入议事环节。在导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用画笔细致记录下发现的问题和对社区的美好期望。
家长、志愿者、女企业家及部门代表则结合自身经验,从不同角度对建议进行补充和完善,现场互动积极,讨论氛围热烈。大家围绕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等话题畅所欲言,在思维碰撞中汇聚智慧,形成诸多可行性强、贴近民生的“金点子”。每一个建议都凝聚着参与者对宝安美好未来的期待。
志愿者陈珍英在分享时表示:“作为志愿者,我深切感受到多元主体参与让城市治理更加立体、更有温度。”
“企业不仅要做经济发展的推动者,更应成为城市治理的参与者。”女企业家代表张秀平说道,“通过这种多方视角的探讨,让我更加意识到企业在城市建设中承担的社会责任。今后我将带领企业员工积极参与环境治理,共建美好宝安。”
据了解,所有收集到的建议将由区妇联系统梳理后提交相关部门研究,推动合理建议转化为切实治理举措,让居民智慧融入城市治理实践中。
“手拉手”,探索共建、共商、共治、共享新路径
城市治理,关乎民生福祉,关乎城市形象与发展。“同心协力焕新颜”宝安区城市环境秩序综合整治主题议事活动,以“手拉手”之姿,为城市治理注入新活力、新智慧,探索出一条共建、共商、共治、共享的路径。
“手拉手”,是儿童、妇女、家庭多方力量的携手共进。孩子们以“一米高度”的独特视角,敏锐地发现“湖边安全警示牌缺失”等安全细节;家长们则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优化学生通行路径”等实用建议。“细微之处见真章,民生细节显真情”。通过细节的改善,城市治理将更加贴近百姓生活,让居民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与关怀。
“手拉手”,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汇聚智慧的生动实践。在议事环节,孩子们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用画笔记录下对社区的美好期望;家长、巾帼志愿者、女企业家等则结合自身经验,从不同角度对建议进行补充和完善。多元主体参与,不仅让城市治理更加立体、更有温度,也是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践行。
“手拉手”,更是宝安区在城市治理领域的一次有力探索。通过发动多方力量,形成共建、共商、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在参与城市治理的过程中,居民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真正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这种身份的转变,激发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相信,未来,城市环境秩序综合整治将迈向新台阶,让宝安成为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赵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