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志鹏 文/图
卖鱼市井。
古井编号:#005
古井名称:卖鱼市井
探访时间:2025年3月
采集地点:福永凤凰旧屋村440号
古井尺寸:长1.16米,宽1.16米
古井井深:5米
井水深度:1.9米
井水描述:清澈,有杂物
上午十点,凤凰古村褪去往日喧闹。青石板路泛着冷光,文氏宗祠前,几位老人蜷在椅子里打盹。
从文氏宗祠右边的小巷往前,一位白发老妪正拄着枣木拐杖蹒跚向前。转角的地方,遇到了卖鱼市井。
5米的井深,1.9米的水深,古井像位沉默的老者,时至今日,井水依然清甜,只是如今家家都接通了自来水,卖鱼市井也没有了往日的喧嚣,静静地在守候在小巷的转角处,看世事变迁,看物换星移。
从井口往里观看,乱石砌成的井壁仿佛能映照出几百年前的时光,井沿上斑驳的苔痕,像老人手背上蜿蜒的血管,井壁缝里那株野蕨,岁岁枯荣如旧。
坐在井口的铁架上,幻想着彼时的场景:
卖鱼市巷的晨光总是裹着咸腥。天还青灰着,头戴竹笠的渔人赤脚踩过湿漉漉的青石板,箩筐里银鳞翻涌,活蹦乱跳的带鱼甩着冰凉的尾巴,在晨光里划出一道道银弧。巷子两旁的木门次第洞开,系围裙的妇人们挎着竹篮涌出来,木屐声敲碎了晨雾。
“刚出水的马鲛。”
“青蟹吐沫啦!”
此起彼伏的吆喝惊醒了沉睡的井。井绳吱呀呀转着,吊桶撞碎井底圆月,打上的清水里还浸着星子。卖鱼郎把剖开的黄鱼在清水里过三遍,鱼鳃里的血丝便化作绯红的云霞,在木盆里游弋。沾着鱼鳞的手掬一捧井水,咸涩的汗水便顺着指缝流进青砖缝里。
正午的日头晒得鱼篓里的乌贼渗出墨汁,巷尾的茶摊便热闹起来。粗瓷碗斟满凉茶,井水湃过的杨梅盛在竹匾里,紫红的果皮上凝着水珠。老茶客们蹲在井台边,就着咸鱼干咂摸陈年旧事:“这井可比宗祠里那对石狮子年长哩,当年文家太公迁来时……”话音被蝉鸣扯断,落在井底成了秘密。
暮色四合时分,井台才显出几分清寂。渔市散尽的石板路泛着水光,空气里残留的咸腥被晚风稀释成淡淡的惆怅。归巢的燕子掠过井口,翅膀尖点破水面,荡开的涟漪里渐渐浮起星星。偶有迟归的渔妇摸黑来打水,木桶落水的闷响惊醒了蜷在墙角的狸花猫,它抖抖毛蹿上屋顶,瓦片上的月光便碎成一片银河。
如今的卖鱼市井已然成为古村的打卡点,摄影师按着快门、孩子们在周边嬉戏、穿汉服的小姐姐举着自拍杆在井边摆造型……唯有这口井还固执地守着旧名,像一本族谱,在石缝里藏着一代代渔人的掌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