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强/文 宋璐 实习生 凌越/图
▲新中二外授牌仪式。
9月11日,“聚力育英才 泳动新征程——深圳市游泳队后备人才训练基地授牌仪式”在新安中学(集团)第二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新中二外”)举行。深圳市体育运动学校、深圳市游泳协会、宝安区教育局、宝安体校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与新中二外领导共同为落户于该校的深圳市游泳队后备人才训练基地揭牌。该基地是宝安区首家市级游泳后备人才训练基地,标志着区域游泳竞技人才培养迈入新阶段。
▲训练展示现场。
揭牌仪式上,深圳市体育运动学校、深圳市游泳协会等单位负责人,均对宝安游泳充满期待,希望以此为契机,加速体教融合及人才培养,为学生成长和项目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训练展示现场。
游泳作为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金牌大户,素有“得田(径)游(泳)者得天下”之说。在省、市运动会中,游泳项目已超越田径,成为设项最多的竞赛类别。同时,游泳也是深圳市体育中考的重点项目,以及市运会、市锦标赛“基础八项”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意义显著。然而,宝安区青少年游泳长期处于“普及面广但竞技水平有待提高”的状态。尽管近三届市运会成绩有所进步,但与游泳强区相比仍有差距,与宝安在2024年市运会斩获团体总分第一的整体表现亦不匹配。
▲任永莉及其队员。
宝安区体育和教育主管部门近几年持续关注、高度重视游泳项目发展,积极整合体育、教育及社会多方资源,努力破解场地与师资瓶颈,协同推动青少年游泳运动水平提升。
训练场地不足一直是制约宝安青少年游泳发展的首要难题。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下辖的宝安游泳场、宝安游泳馆多年来作为宝安体校游泳队主训练场,承担着巨大的运营压力,却始终最大限度支持青少年业余训练工作。
竞技体育的发展离不开扎实的基础支撑,“塔基的宽度决定塔尖的高度”。仅依靠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的支持远远不够,仍需更多场馆单位共同助力。新中二外因具备场地资源、较强师资力量以及突出的体教融合成果,在区内脱颖而出,持续获得市、区两级主管部门的关注与支持。与市内其他游泳强区相比,宝安的校园游泳项目同样需要涌现出更多的“新中二外”,并以开放、包容、协同进取的姿态,共同助力宝安青少年游泳的共同提升。
自2022年起,宝安体校加大优秀游泳师资引进力度,聘请原黑龙江省少年队教练、拥有35年教学经验的任永莉加入教练团队。她的到来显著推动了本土游泳竞技水平的提升。在2024年市运会中,任永莉主管的运动员为宝安区代表团贡献446分,接近全区游泳项目总得分的半数。在今年的深圳市少儿游泳锦标赛上,她带领队员再创佳绩,斩获516分。
▲任永莉教练(图中红色衣服)。
近期,任永莉主管的运动员在全国体校U系列游泳比赛及广东省青少年游泳锦标赛中屡获佳绩:于U系列赛中收获8金8银7铜,20多个项目进入前八,1人超健将标准,6人达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18人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助力宝安体校夺得团体总分第四名;随后在省青少年游泳锦标赛中豪取8金8银5铜,任永莉麾下队员贡献5金2银3铜,成为队伍的中坚力量。
▲任永莉带领队员屡获佳绩。
▲任永莉带领队员屡获佳绩。
据相关消息显示,2028年市运会有望设置游泳金牌150枚,团体总分预计突破万分,使其成为金牌与总分数量最高的单项赛事。面对市运会新周期,宝安亟须进一步提高游泳项目“效率比”,持续拓展训练场地资源,建设更多“新中二外”模式的训练基地,引进更多的“任永莉”,以实现青少年游泳队伍的整体性、团队化提升,助力宝安游泳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