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艳
近日,由商务部批准、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牵头,前海管理局联合越海全球供应链、大洋物流、友通联供应链等骨干企业共同编制的《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分类与评估》(SB/T 11258-2025,下称《标准》),已完成国家标准委备案,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首部权威标准,其编制吸纳借鉴了前海现代服务业创新举措,为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注入“前海动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推进,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作为产业链上下游核心纽带,已成为推动我国对外贸易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作为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高地,前海始终是供应链跨界融合与创新的“先行者”,此前已推出《智慧供应链服务企业基本要求及评估规范》等多项全国首创性地方标准。此次编制中,前海依托“绿色、智慧物流与供应链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联动粤港澳三地企业与机构,将区域实践经验融入《标准》体系,延续“标准先行”路径,为全国供应链领域提供可复制的“前海经验”。
据悉,《标准》直指行业长期存在的标准缺失、分类模糊、评估体系不健全等痛点。其深度借鉴前海发展经验,系统定义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等20项核心术语,首次依据服务产品类型,将企业划分为农产品、工业品、消费品、综合型四大类,并为每类定制评估指标体系;同时围绕企业经营管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服务能力及服务绩效,建立5A、4A、3A三级评级体系,填补了国家层面行业标准空白。
值得关注的是,《标准》紧密结合智慧化、绿色化、国际化行业趋势,融入前海及行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低碳实践、协同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兼具专业性、实用性与前瞻性,成为行业“标杆范本”。
《标准》实施后将带来多重价值:对企业而言,可作为“成长指南”,助力科学评估供应链综合服务能力、明确发展方向,提升品牌价值与行业地位;对行业而言,能实现“有标可循、有据可依”,提升行业监管与决策科学性;对政府而言,可为制定精准产业政策、构建现代供应链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当前,商务部等八部门已联合印发《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进一步凸显供应链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前海此次参与制定《标准》,推动供应链向数智化、低碳化转型,既是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也为全国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前海模式”与“深圳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