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硕小学五(4)班 袁婧宸 指导老师:刘钰荣
初遇红纸,是在那个春意盎然的午后。学校开设的传统文化课上,剪纸老师手持银剪,正在示范这门古老技艺。我坐在教室后排,听着老师讲解折纸、运剪的要领,心思却早已飘向远方。突然,一阵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将我的注意力拉回讲台——老师手中的红纸已化作一条腾云驾雾的飞龙。龙须飞扬处似有风声猎猎,鳞爪张扬时仿佛要破纸而出,连最细微的鬣毛都清晰可辨。那一刻,原本喧闹的教室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神奇的转变震撼。我望着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剪纸,第一次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魔力,暗下决心要征服这门手艺。
当我真正拿起银剪时,才发现这项看似简单的手艺实则暗藏玄机。剪刀在手中重若千钧,红纸边缘的毛刺扎得指尖生疼,也刺痛着我膨胀的信心。我放下了手中的银剪,默不作声,老师轻轻来到我身边,温柔地开口道:“我们一起再来一次吧。”她带动着我的手,剪刀忽然变得听话起来,成型的春燕最终在掌中展翅。
练习数遍后,当我终于独立剪出一幅完整的梅花图时,晨光正透过窗棂洒在作品上。那些镂空的花瓣虽然还不够圆润,枝干也略显生硬,但在光影交织中自有一番拙朴的韵味。
感谢老师,帮助我在一次次颤抖的落剪中,剪出了成长的形状。
编辑点评:本文视角独特,以“学艺”为切口,巧妙地将对老师的感恩融入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中。小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心路历程,生动展现了老师作为引路人的重要作用,不仅写了师生情,更写出了文化的传承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