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乡中学 高一(2)班 曾树铭 指导老师:饶声琼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时光变迁,令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感慨惋惜,但有些真情却始终不变。就像迎着朝阳的种子,在百年榕树的托举下,开出花的新蕊,成长成才。
我就是那一颗小小的种子,是即将与大榕树同行的一名西中学子。在青春洋溢的开学季。我在校园中发现了各种美丽的心灵图景。
学校的食堂宽敞整洁,里面有着粤菜、川菜等各种菜式,最让我感到新奇的是那小巧的支付系统。仅是露出脸部一角,它就快速认出你,帮助你解锁美味饭菜。但最美的风景线不是食堂的各种“神通”,而是同学们共同建起的秩序之桥。同学们整齐地排列在窗口前,伴随着“滴”的智能之音,他们缓步向前走去,犹如缓缓的文明河流。
从食堂出去,正沉醉于校园夕阳美景时,一曲悠远的钢琴乐声在耳边响起。循声望去,瞧见几名同学围着教学楼下架空层旁的一架钢琴,他们正注视着弹琴的少女,只见少女手指轻盈如流水般滑过钢琴键,连同她指尖流淌的乐曲一起变得赏心悦目。一曲毕,同学们霎时积极地围了上去,与那位“钢琴家”互相探讨。少女用一首曲子寻得了志同道合的校友,而我通过一首曲子看到西中校园同学们友好的情谊。
人生总有一些快乐,是经历痛苦磨砺之后产生的,比如军训。对于刚脱离暑假温床的高一新生而言,军训无疑是痛苦的。睡懒觉、不规律作息等都在军训的各种规矩下得到调整。站立军姿,正步齐走……我们用六天的时光突破了安逸的“茧房”,重回现实的土壤。回望这短暂而漫长的六天,我收获了咬牙坚持之后的成就,收获了个人与集体相融的勋章。每一滴留下的晶莹汗水,都是最后兑换快乐的钥匙。
在大榕树下,我观赏校园,我与欣然交友,我静静阅读……这一件件,一桩桩,构成了我在西中的“开学图景”。
点评:这篇文章写得很有画面感,食堂的刷脸支付、排队的“文明河流”,还有架空层下的钢琴声、围拢探讨的同学,这些细节都抓得特别准,一看就是认真观察了校园生活。军训那段写得也真实,从“安逸茧房”到咬牙坚持,把新生的蜕变写得很到位。作者用一件件小事拼出了西中的鲜活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