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李军涛 通讯员 郑曜琨 文/图
▲特色科普嘉年华活动及青少年脑科学科普竞赛现场。
今年9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实施后的首个“全国科普月”,这是我国科普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密切协同,助力科技强国建设,9月13日,光明区举办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的首届“全国科普月”暨光明科学城科普月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打造世界一流“科学+科普”示范区
据了解,光明区坚持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双轮驱动”,抢抓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的历史机遇,全力推进科普教育工作。同时,全区充分发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优势,整合光明科学城“8+N+2+2”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和深圳市科学技术馆等现代化综合性科普资源,大力推动科技成果科普化。尤其是,光明区秉持打造一流科普生态促进科普事业发展的理念,不断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成功引进了查尔斯·李波、丹扬等近57余支院士团队,显著提升科普服务能力。此外,通过持续开展全国科技周、深圳市科普讲解大赛、校园科普讲座等丰富多彩的主题科普活动,全区崇尚科学氛围日益浓厚,科普建设成效显著。
▲特色科普嘉年华活动及青少年脑科学科普竞赛现场。
启动仪式上,张勃、梁卓斌、吴嘉宁等8位代表被聘为光明区科学校长。科学校长是科技领域的行家,也是教育创新的能手。他们通过设计趣味科创活动,开发特色校本课程,通过个性化指导激发学生潜能,为培养未来科技人才播撒希望的种子。同时,为加快构建覆盖广泛、专业高效的高水平科普服务体系,经过广泛征集和科学遴选,区科协精心组建了一支覆盖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的科普讲师团队伍。启动仪式上,张清凌、尚春峰、袁金波、袁汇等14名代表被聘为科普讲师。科普讲师们来自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科技企业,他们长期投身于教育、科研、医疗等领域一线工作,有着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将深入基层开展科普服务,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科普与创新“双翼齐飞”
活动现场,来自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产业教育高级主管程飞博士,开展以“大脑与自我的奥秘”为主题的科普授课,再次点燃了在场观众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之火。
活动当天,主办方还同步推出了系列特色科普嘉年华活动及青少年脑科学科普竞赛,让市民在沉浸式的氛围中感受科学魅力。未来一个月,光明区将围绕“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持续推出多场主题活动,推动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进市民生活,全面提升公众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