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祖兰 通讯员 粟小玲 文/图
10月16日,由宝安区人民政府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共同主办的“数境杯”数据智能创新应用大赛-工业互联网数据创新应用专业赛(第八届)颁奖仪式在宝安区隆重举行。作为工业互联网领域年度关键节点性活动,本次盛会汇聚国家级专家领导以及全国头部工业互联网企业、众多创新团队代表,通过展示国家级示范基地发展成果、发布十大核心算法、解读标杆政策体系,为全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宝安样板”。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培根,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科技委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韩夏,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鹏,深圳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许琳,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局长肖永忠,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敖立,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平原,宝安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张东雁,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两化融合推进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冯伟,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网络安全处一级调研员肖俊芳出席活动。
高规格成果集中释放 宝安实践成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 “参照系”
本届大赛以“数据赋能,智领未来”为主题,聚焦数据赋能新型工业化领域,既总结工业互联网产业实践经验,也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作为全国唯一的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宝安区在本次活动中集中发布多项重量级成果,每一项均直指工业互联网落地应用的核心痛点,彰显区域实践对全国行业发展的引领价值。
近年来,宝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果显著,已培育出法雷奥“世界灯塔工厂”、一批5G+工业互联网工厂及示范项目,打造8大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工业互联网资源池汇聚90家服务商、259款产品,万元以下普惠性产品占比45%,54%产品可在1个月内完成部署,转型实效显著。30家龙头标杆企业通过技术溢出,带动1.6万家链上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龙头领跑、中小跟跑”的转型格局在区域内成型。这一系列成果不仅印证宝安作为国家示范基地的实践深度,更为全国制造业集群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链式升级”路径。
在宝安新质生产力—企业创新产品成果发布环节,欣旺达电子、格林美股份、航盛电子等13家企业的创新产品集中亮相,涵盖新能源智能装备、半导体检测设备、工业机器人等前沿领域。作为深圳工业“压舱石”,宝安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0505亿元,占深圳近1/5,此次展示的创新产品不仅是宝安制造业“智改数转”的直接成果,更体现区域在工业互联网赋能下,从“制造大区”向“智造强区” 的跨越,为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宝安动能”。
政策解读环节,宝安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主要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宝安产业优势与支持政策。产业基础上,宝安已构建起“硬核”支撑,产业链配套效率领跑全国,为工业互联网应用提供“近水楼台”的场景优势。政策层面,宝安形成“全链条、多层次”的支持体系为企业转型“减负赋能”,形成“企业有需求、市场有供给、政策有支持”的良性生态。
活动还发布了“数境杯”大赛八年沉淀的“智慧结晶”——“十大工业大数据算法”。这十大算法涵盖智能排产、工艺参数优化、设备寿命预测、供应链协同等核心场景,是经过反复验证、兼具广泛适用性与显著价值的“工业解题钥匙”,为制造业破解效率瓶颈、实现智能决策提供了标准化技术路径。
大赛颁奖环节同步举行。经过六个月的激烈角逐,本届大赛从全国2700余支参赛队伍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共27支优胜团队。工业互联网数据创新应用大赛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举办的“数境”系列品牌赛事,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2020年落户宝安,累计参赛人数超过5万人,挖掘了一批以应用实践为导向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营造出良好创新生态。
制造业转型升级已进入关键阶段,单打独斗难以应对挑战。为此,宝安区与中国信通院于2023年共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旨在打破壁垒、汇聚资源。活动当天,中国信通院联合欣旺达电子、荣耀终端、美云智数、深圳技术大学、前海股权、宝建投、金蝶软件、深圳信通院、拓斯达科技等单位,共同发起“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生态共建倡议”,推动构建“中心建枢纽、政府定规则、市场配资源、多方共治理”的协同发展机制,共绘协同发展新蓝图。
政策与生态双轮驱动 宝安引领工业互联网迈向“深度融合”新阶段
数年耕耘,终成硕果,为其磨砺,始得玉成。近年来,宝安以制造立区为核心发展思想,将工业互联网作为加速推动新型工业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胜之刃。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到如今产业发展融合应用、创新生态得到进阶式提升,发展机制和政策体系卓有成效,形成党委政府领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发展机制,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筑牢根基。
制造基础扎实,转型沃土深厚。宝安制造业“压舱石”作用显著,近5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46%左右,拥有规上工业企业5600余家、境内外上市公司82家、工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8家,35家企业细分产品市占率全国第一、21家全球第一。同时,产业链配套优势突出,手机、无人机核心零部件30公里半径内可配齐,为工业互联网应用提供丰富场景。
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企业获得感足。数据显示,宝安重点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后,生产制造效率平均提升16.9%,管理运营成本平均降低11.8%,研发周期平均缩短17.3%,设备故障率下降26%;96.8%的规上工业企业部署数字化系统,89%使用智能数控设备,75%打造数据应用场景,转型意愿强烈——75%企业将数字化转型列为战略,近五成计划一年内启动新项目。
AI深度融合,场景创新活跃。依托制造优势,宝安打造AI+质检、AI+设备诊断、AI+排产等十大“AI+制造”应用场景。法雷奥建成全场景AI工厂,成品不良率降至0.01%;欣旺达引入具身智能机器人,设备综合效率提升20%以上;2024年宝安人工智能产业总产值达430.4亿元,规上企业267家,云豹智能、影石创新等企业成为行业标杆。
标识体系完善,生态持续壮大。宝安建成“1个综合+5个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累计接入企业超3500家,标识注册量超60亿条、解析量超62亿次,牵头制定包装、电子、模具等领域标识标准;培育90家工业互联网资源池服务商,覆盖数据采集、平台、安全等全链条,近3年服务商客户数量年均增幅超35%,生态活力持续释放。
随着各项成果的逐一揭晓,本次工业互联网年度盛事在宝安落下帷幕。但这场盛会的意义远超活动本身——它不仅是宝安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果的“展示窗”,更是全国工业互联网技术、人才、资本的“对接平台”,为行业提供了“从技术创新到场景落地”的完整路径参考。
站在新型工业化推进的关键节点,宝安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全国工业互联网示范标杆地位。未来,宝安将持续深化“硬制造+软智能”融合优势,推动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标识解析技术深度结合,培育更多“灯塔工厂”“5G 工厂”,为全国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宝安方案”,为推动新型工业化贡献更多宝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