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手机客户端
				
				登录
					下载手机客户端
				
				登录
			 
				 
					 
		 下载手机客户端
				
				登录
					下载手机客户端
				
				登录
			 
				 
					光明新闻记者 雷云霞
今年国庆假期,在光明上空,平均每十分钟就有一架次直升机腾空而起,带领市民、游客从云端俯瞰这座科学之城的全貌,飞行人次稳居湾区前列。这条深圳首条空中公园观光线,正是由光明区发放的“低空飞行券”所催生。从静态的实验室研发,到动态的商业飞行,光明区低空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蓝图飞进现实。

中山大学低速静音风洞。
低空经济作为新型交通产业,通过提升空间维度、解锁空域资源,成为智慧城市与智慧民航的有机融合点,展现广阔的市场前景。光明区凭借其独特的基础设施、创新平台、产业集群、空间资源与人才集聚优势,以及一系列务实推进的工作,正全力打造低空经济创新发展的高地。
多维优势筑基 搭建低空经济发展“沃土”
光明区发展低空经济,拥有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
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光明科学城聚焦信息、生命、新材料三大领域,已布局鹏城云脑Ⅲ期、国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其中,鹏城云脑、超算设施可提供全球领先的超算和智算一体化算力支撑,可为低空大模型训练、海量低空数据计算、高性能芯片开发等提供有力支持。自由电子激光、材料基因组、特殊环境材料器件等设施可为低空飞行器机身材料、电池材料等设计、分析、观测、检测等提供支持,助力新型材料开发。此外,中山大学·深圳已在光明区建设低速静音风洞,更是飞行器研发的宝贵资源。
光明科学城各类创新载体集聚优势明显,目前已有南方科技大学光明高等研究院、中兵智能创新研究院等大院大所落地。其中,南方科技大学光明高等研究院有新型材料领域专门研究院(实验室)布局,可为低空经济上游材料研发提供支撑;中兵智能创新研究院围绕人工智能与央地融合,建立国家级智能技术、智能算力、高端装备等研究中心,重点开展无人系统、关键零部件等与低空经济有联系的装备研发制造和工程技术创新;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构建“空-天-地-海”全空间多尺度多源感知互联体系,面向空天技术、智慧城市重点布局关键项目,推动项目应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规划建设的高大微波暗室和通用高大实验空间,为低空飞行器的测试评价提供了稀缺且关键的试验条件。

光明实验室研发的大模型驱动教育飞行汽车“太极”。
产业生态成林
锻造低空经济核心“引擎”
在低空经济产业链关键环节,光明区已形成良好生态。
在产业发展方面,光明区已集聚声、光、电、力、磁等多领域智能传感器优质企业,落地布局8英寸MEMS研发中试线项目,总规模50亿元的深圳市智能传感器产业基金已落地光明。新材料方面,光明区拥有喜德盛、新星轻合金等新材料领域龙头企业,碳纤维材料、轻质合金材料等产品已进入主流无人机产商供应链。动力电池方面,光明区拥有欣旺达、贝特瑞、星源材质等龙头企业,在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正负极材料等方面具有较强技术积累,例如欣旺达第二代半固态电池产品正处于中试开发阶段,其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大于500Wh/kg能量密度的固态电池已有实验室样品,可满足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使用需求。同时,光明区引入震有科技等低空通信企业,正加速完善产业链布局。
光明区位于大湾区地理核心,处在广州、香港、深圳机场半小时交通圈,约有80%的空域为无人机适飞区域,且生态自然资源丰富,以茅洲河水系、巍峨山、公明水库、大顶岭森林公园等蓝绿生态本底组成的绿环萦绕四周,永久基本农田总量占全市总量的44%,绿道、碧道超过200公里,因此低空障碍物少,为低空飞行提供了理想条件。
在人才支撑方面,中山大学·深圳和深圳理工大学两所研究型高校扎根光明,重点布局了航空航天、新材料、电子通信、智能工程、先进能源、集成电路、计算机科学、算力微电子等与低空经济紧密相关的学科,为产业持续发展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
政策引领赋能
构筑低空经济起飞“跑道”
在明确的顶层设计指引下,光明区低空经济发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在顶层设计方面,光明区已纳入深圳低空经济运行试验区建设规划,正积极开展相关建设方案研究,旨在在基础设施、应用场景、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等方面实现突破。同时,区级低空经济产业政策制定工作也在加紧进行,以完善顶层规划布局。
在汇聚创新力量方面,光明区与中国民航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适航审定、大科学装置共建、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开展全方位合作,为产业发展注入权威专业力量。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光明区积极响应深圳市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的目标,加快布局低空起降设施。目前已完成62个各类型起降点建设,尤其丰翼无人机在光明区现有8个航站,累计开通航线87条,日均运营件量在3000单左右。未来还将围绕科旅之家、凤凰城商圈等重点区域,规划建设更多服务于直升机/eVTOL、低空物流、即时配送、应急救援等场景的起降点。
场景激活赋能
点燃低空经济应用“火花”
光明区以应用场景拓展为抓手,联合企业激发低空市场活力。

云航智创公司在户外实训基地培训学员。
今年《光明区2025年“飞享光明科学城”低空飞行券发放活动工作方案》出台,发放低空文旅飞行券、商务飞行券、无人机飞手培训券,既点燃市民低空观光、培训需求,也为链上企业打开市场空间——推动深圳首条空中公园观光线开通,助力光明至市内核心区航线飞行架次显著提升,促进无人机培训市场发展。

深圳首条空中公园观光线在光明开通。
实战场景加速企业成长,三轮飞行体验券发放效果显著,尤其是国庆期间直升机观光活动飞行人次稳居粤港澳大湾区前列,不仅拉动低空消费,更推动传感器、新材料、动力电池等领域企业与通航公司、整机制造企业合作,积累科研与飞行数据,加速技术迭代,赢得市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