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期间,市民外出游玩、登山徒步、露营野炊等活动集中,景区人流密集,风险隐患增多。各景区景点及游乐设施等将面临大流量、高负荷运行的考验,安全风险增大。
提醒市民群众,参与登山、露营等活动时结伴而行,携带必要通讯设备和应急物资,禁止野外生火、随意丢弃火种。选择游玩项目时,结合自身年龄、健康状况,谨慎参与高空、高速、攀岩、探险等高风险项目,不做可能危及自身安全及他人安全的举动。
提醒景区及相关单位,加强对大型游乐设施及高风险项目的管理,严禁设施设备“带病”运行。严格落实景区和旅游场所、设施最大承载量要求,提前做好客流疏导预案,严防因游客瞬时聚集而发生拥挤踩踏。
“五一”期间,市民出行增多,运输繁忙,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加大。疲劳驾驶、酒驾醉驾、超速行驶、超员载客、占用应急通道等违法行为易诱发交通事故。
提醒市民群众,出游前密切关注途径地、目的地的天气、交通情况,根据天气状况及时合理安排行程,避开高峰时段,建议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以减少道路压力。自驾出行前全面检查车辆关键部件,确保车况良好,行驶途中遵守交通规则,杜绝疲劳驾驶、酒后驾车、超速超员等违法行为。
提醒道路运输企业,严格审查驾驶员从业资格,禁止无证上岗。加强驾驶员交通安全法规、安全驾驶知识、应急处置技能等方面安全培训,强化安全意识。对运营车辆进行全面细致检查,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灭火器等应急物资完好有效。合理规划驾驶员行车路线及工作时间,防止疲劳驾驶。
随着气温升高,易燃易爆、易挥发品类危险化学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更加活跃,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高温还可能导致储罐、管道热胀冷缩变形,增加泄漏隐患。
提醒相关生产经营单位,定期检查储罐、容器的密封性和耐压性能,对易燃易爆品实行“阴凉存放、分类隔离”。此外,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防护手套等装备,操作区域严禁明火和高热设备。危化品运输车辆应配备防火罩、泄漏应急包,确保防晒、防雨设施完好。制定高温专项应急预案,配备充足灭火器材、吸附材料和急救药品,定期组织员工开展泄漏、火灾事故应急演练,确保人员熟悉逃生路线和处置流程。
5月进入建筑施工高峰期,各类高处作业,如脚手架搭建、外墙施工、塔吊作业等显著增加,部分施工单位存在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安全带、安全网破损或缺失、临边防护栏杆设置不规范等问题,易引发高处坠落事故。作业人员在高温环境下持续作业,可能出现中暑症状。
提醒各参建单位,在进行高处作业前,必须对脚手架、脚手板、防护栏杆、安全网等安全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牢固可靠。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带,并监督其全程正确佩戴使用,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强化 “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禁止违规攀爬” 等安全意识。作业时,合理调整作业时间,施工现场设置遮阳休息棚,提供防暑物资。定期开展防暑知识培训,确保从业人员掌握中暑症状识别和急救方法,发现中暑人员,立即转移至阴凉处降温并及时送医。
据天气预报,5月我市降雨增多,持续强降雨易引发城市内涝。地势低洼区域积水深度可能超过警示阈值,地下车库、隧道、地下室等地下空间存在倒灌风险。
提醒市民群众,密切关注气象预警和城市内涝预警信息,降雨期间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前往低洼易涝区域、河道周边及地下空间,不要在积水路段行走或停留。居住在地势低洼区域的居民提前熟悉逃生路线,遇紧急情况及时向高处转移。驾车出行时避开积水路段和涵洞,切勿强行涉水。
提醒相关单位,需重点关注易涝点、地下车库、排水管网等区域,加装挡水板、防汛沙袋,清理管网杂物,确保排水畅通。加强对户外电气设备、广告设施的安全检查,及时修复破损线路和设施。建筑施工单位做好工地排水和基坑支护,停止雨中及雨后未稳定时段的高危作业。
宝安区应急管理局提醒广大生产经营单位和市民朋友们,提高安全意识,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如您发现身边存在安全隐患,请您第一时间拨打隐患举报电话: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