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传承红色基因,在“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宝安区妇联、区妇儿中心于6月28日在中共宝安一大旧址纪念馆片区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少年儿童心向党 红色基因代代传” 亲子研学活动。
走进庄严肃穆的宝安中共一大旧址纪念馆,聆听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观摩“重温入党誓词”仪式,思考“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是为了什么?”的深刻命题,感悟“温饱自由”的珍贵价值。
22组亲子家庭踏上了
一段穿越时空的红色之旅
孩子们凝神注视着
展柜中泛黄的革命文物
聆听讲解员深情讲述革命先辈
在艰苦岁月中坚守信仰、忍饥挨饿
仍坚持斗争的感人故事
"为什么先烈们宁愿饿肚子也要战斗?"面对讲解员的提问,一位孩子清脆地回答:"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稚嫩的话语里,饱含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先烈的感恩。
展馆中央,一面鲜红的党旗格外醒目,一场庄严的宣誓仪式正在举行。党员代表们面向鲜红的党旗,右手握拳高举,一字一句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铿锵有力的誓言在展厅内回荡,仿佛穿越时空与革命先辈的呐喊交织在一起。孩子们仰着小脸,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一幕。
宣誓结束后,讲解员为孩子们解读誓词背后的深意:"'永不叛党'四个字,在革命年代是用生命来守护的承诺。
纪念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朴素的革命遗物,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娓娓道来。孩子们通过纪念碑,了解到当年中共宝安一大的召开背景和重要意义,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理想信念付出的巨大牺牲。一位家长感慨道:"站在这里,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让孩子明白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是多么来之不易。
孩子们认真记录所见所闻,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革命精神深深镌刻在心。当历史的烽火照进现实,红色基因便在亲子间无声传递,成为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随后,亲子们带着10元预算走进菜市场,精打细算完成采购任务,在实践中体会“一粥一饭”的珍贵。这场活动将红色记忆融入市井烟火,让红色基因在生活实践中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