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强/文 宋璐/图
▲林丹与搭档的观众击掌打气。
2020年7月,官宣退役不到一个月的林丹,把自己的首家实体俱乐部开设在了宝安,以此开启其职业转型的新篇章。同年年底,“林丹杯”深圳羽毛球公开赛(以下简称深圳“林丹杯”)在宝安诞生。那一次,“超级丹”现场霸气喊话,深圳“林丹杯”将致力于打造更多高规格赛事,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更高品质和水准的民间赛事呈现在广大业余爱好者的面前。
四年时光飞逝,五届深圳“林丹杯”陆续登场。赛事除了在设项方面逐年丰富,奖金也在日渐提升,同时还兼顾羽毛球文化推广及休闲、娱乐等方面,各类周边产品、展览、活动伴随着赛事的成长层出不穷,使比赛愈发变成了一项充满吸引力的羽坛节日。
今年的深圳“林丹杯”,“超级丹”也一改过往的休闲、运动的装扮,以一身笔挺的西服示人。“五周年嘛,正式一点。”林丹自嘲道。毕竟,“林丹杯”从深圳宝安启航,“超级丹”为这项赛事倾注了更多的关注与情感。
一年前,同样在宝安体育馆,“超级丹”曾在深圳“林丹杯”现场直言“奖金不高”,希望团队继续努力,实现2024年奖金升级。一年后,林丹兑现了诺言,将赛事男单、混合团体两大项目的总奖金升至42.7万元,相较2023年深圳“林丹杯”25.1万元的总奖金近乎翻倍。其中,男单冠军奖金从5万元升为20万元,直接对标世界羽联超级500赛级别。“首先,‘林丹杯’是想通过办赛,为热爱羽毛球却没有机会进入国家队或刚刚从国家队退役的运动员搭建一个满足其参赛欲望的平台,并实实在在给予他们一些福利,其中就包括赛事奖金。”林丹介绍说,“林丹杯”接下来将继续在湖南、浙江、中国澳门、福建等地办赛,每次的男单冠军奖金都是20万元起,一年举办四到五站比赛,通过奖金激励,让这些高水平的选手的广泛参与助力羽毛球运动进一步普及与发展。
高水平的深圳“林丹杯”近几年还随着品牌吸引力的日渐壮大,引来了诸如孙完虎(韩国)、李东根(韩国)、詹俊为(马来西亚)等世界冠军的加盟,令线上线下观众持续狂欢。更令人狂欢的是,诸多以往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世界大牌,在深圳“林丹杯”中也很难“全身而退”,频频落败于国内选手拍下。“其实,这就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为很多年轻选手创造一个与世界顶尖高手对阵的机会,甚至击败他们,这样的比赛能够出现在深圳‘林丹杯’中挺好的,也很正常。希望今年的奥运会结束后,能有更多即将退役或离开国家队的选手参与到深圳‘林丹杯’中。”林丹对此满怀希望。
五届赛事,深圳“林丹杯”的关注度逐年升高,今年更是有近20万人次参与到免费抢票观赛的行列中,其中5000张决赛门票因此变得“洛阳纸贵”。不经意间,在宝安创办的这项赛事产生了巨大的品牌效应。林丹透露,目前深圳“林丹杯”赛事正在酝酿一个“总决赛模式”,即赛事每年从宝安出发,经过一系列分站赛后,再回到宝安举办总决赛,同时举办一场类似派对的活动,邀请陶菲克、李宗伟、皮特·盖德等名将一起参与,让羽毛球运动在宝安再次狂欢升级……
巴黎奥运会日益临近,采访结束前,林丹衷心祝福中国羽毛球队“冠军全拿”。